第3章(1/1)
三十多岁的凤英没有因为艰辛苦难的岁月而失去她光鲜的倩影。自16岁嫁到张家,不足18岁便生下了大旺,20岁那年又生下了小旺,她以强健、丰满的妇人形象闻名于三里五村,丈夫离去的忧伤以及繁重的家庭生活担子曾一度压得她抬不起头,挺不直腰,脸上的光泽尽失。额上的皱纹也曾过早地爬上了她的额头。她咬紧牙关,强咽泪水,拉扯大儿子,埋葬了两位老人。如今儿子长大成人,日子天天舒心,心宽体胖,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光彩,额上的皱纹也褪去了。
舒心了的凤英白天一天忙到晚,在大队没有会议的时候,就与社员们一起参加劳动,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是队长德贵的好帮手。她及时地将公社、大队等上级有关指示转告德贵,德贵更是主动跟她商量着队里的一些事情,他还在生产队开会之际,夸奖起凤英来,“我们队的生产形势之所以好,是有了凤英嫂这样的好干部,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是凤英嫂关心团结大家一条心的结果,‘光荣军属’在我们生产队,是我们村的福份呀。”德贵打心眼里敬佩着这位大嫂,他还多次与族人相商:待凤英嫂百年之后,一定为她立下个牌坊,这是咱族人的荣耀呢。
饱受过艰难辛酸日子煎熬的凤英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她想起了丈夫被抓走之后的日子里,上州粜米,挑上百把斤担子,完全同男人一样,每天翻山越岭八九十里的疼酸苦痛;她想起了拉扯着一大一小的两个孩子在田野地上插秧割禾种豆收薯的挥汗如雨;她想起了披麻带孝埋葬公婆的号啕大哭。没有钱买盐了,全家靠一坛腌制酸菜的酸水煮菜熬过了一个夏天;没有粮食了,全家靠三箩谷糠伴菜度过了一个春荒;没有衣穿,全家靠早年备下的公婆寿衣熬过了严冬,什么苦难没有吞噬过呀。如今的日子是多么舒心惬意呀,过年过节了,大旺、儿媳、孙子绕着自己转,“妈呀”“奶奶呀”那醉人的呼唤不停歇;小儿子在部队连年寄回了“五好战士”的喜报,现在又提升做了军官;公社大队干部们的嘘寒问暖,每年大年初一还敲锣打鼓来慰问;去年冬天县上召开烈军属代表大会,自己被请上主席台同县高官、县长握手同座。面对台下几百张羡慕的目光,她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时她又想起了同村族人那温暖的目光。邻居小苟儿两口子婚后多年不育,时不时在深更半夜争吵打闹,小苟儿的妈找到了自己:“他婶,我那不中用的小苟又打他媳妇了,你说怎么办呀。”第二天,自己强拉上小苟两口子上医院检查身体,现在他们的小闺女都已两岁了,小苟儿一家多感激自己呀,一有重活小苟儿就过来帮手了。族人张三源的儿子去年考上了中学,临开学还凑不足学费,自己将小旺寄来的一张汇票给了他,张三源的媳妇硬是压着儿子在地上给自己叩头不止。村中年龄最大的要数张宝源的母亲了,老人病了,自己隔三差五地买上冰片糖塞给她。寒冬时节,自己用小盅炖上一盅鸡肝油加红枣喂她。老人患上荒痨病,吃后几个月不吐清口水。老人拉着自己的手颤抖地说:“闺女,你是我的亲闺女呀。”队长德贵遇上什么难事总是上门来,在油灯下坐上一二个时辰,商量着公家的事,把自己当成了村里的主心骨。全村全族人的目光呀是感激的目光、敬佩的目光、祈盼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