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第68讲(1/2)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心进安然:在五信位的定跟六信位的慧是在这个定慧圆融的基础之上,安是不是必然的?他能做到定慧平衡。寂照、照寂当下圆融为一念,所以我们心里能安。在有能见到空,在空能见到有,即有即空;在生见到死,在死见到生,即生即死。世间人最恐惧的无非是死亡,我们知道人死的当下就是生,在这里达到这种境界,心里安下来了。
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这个「保持」是一种自性流露。明心见性之人已经尝到相似的法味。当受到别人的诽谤、欺骗、伤害的时候,你自然而然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会生烦恼。
名护法心:这是七信位菩萨的境界。护持到自己再也不会起嗔恨心,内护自己,外护众生。这是菩萨行道,利己利他。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觉明保持:这是接着上面七信的境界,是在这个情况之下。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这是回自性向佛性,知道心佛不二,自他不二。你检验自己,与众生之间,最起码与同修之间,乃至与其它万法之间,在自性中有没有这种自觉的本能——是这个一体。佛下面打了个比方。
犹如双镜,光明相对:两面都有一个镜子,两个镜子都反光,拿一朵花放在镜子前面,这面镜子里是这朵花,那面镜子里是不是也是这朵花啊?
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对照镜子就知道,这里现过去,那里再现过来,现来现去。这个比喻非常巧妙。那么「其中妙影重重相入」这个法放在解十回向以后四加行的时候,我再来给大家加加行。那个四加行也是在讲「妙影重重相入」。像这个位置,既可以讲浅,也可以讲深。讲浅在七信位、八信位,讲深的话在八地、十地,都是「妙影重重相入」。
名回向心:这是八信位菩萨的境界。这个「妙影重重相入」就是讲回向心——回自向他,回他向自,回有向空,回空向有。回本身就是个方便说,应该叫变现,都是自心取自心,全部圆融起来了。
再三提醒大家:别看那五十五位菩提路也好,三渐次也好,干慧地也好,其实处处都是围绕万法一个念在这样观照,讲来讲去就是讲这个法,都是怎样把自己和万法圆融在一起。你能抓住这个主旋律,这个经文都会迎刃而解。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心光密回:是在前面回向心的基础之上,前面带有有为法,在用意识心转,这里「密回」呢,就慢慢地由有为而成就为无为,也就是自性流露。「密回」是回而不回,不回而回,他心里没有刻意地想象,已经成就了这种功夫。不用想,他就是我,我就是他。等要想的时候,这个层次就低了一等。但是这个不想并不是凡夫的不想,凡夫是不懂;我们懂了以后,一懂永懂,已经成为一种习气,这叫「心光密回」。这个「心光」与「密回」也是相对待的。「心光」就是在心里那种智慧,心变成光,已经不存在刻意地追求这个光是佛光。如果是凡夫的光呢,他还有种种的妄想、分别、执着。
获佛常凝:与万法一体,这个心更加坚固。不是我跟释迦牟尼佛常凝,咱们就是一对一。那不是常凝,你那是以色见佛。也就是自己与这个万法是一个本体,这个念越来越坚固。这里的「获」可以解释为成就,成就为与万法一体这个坚固之念,不能解释得到了佛的什么常凝,什么加持。
无上妙净:仍然是解释「心光密回」。万法本体是无上也无下,无前也无后,无左无右,无内无外,无空无有,万法一体。
安住无为:我们心住于万法,万法皆是我。在圆顿大法来讲,连无为也没有,这是真无为。如果有个我住于无为法,那你还没有住于无为,还有个我。
得无遗失:仍然是讲这个无为一心三藏——大光明藏中不漏一人,不失一法,不缺一时。实际这些都是在提起我们这种观照的心态。你懂得这个法,还要经常提起观照,才能时时住于自性大光明藏。要不然你境界现前的时候,难免还会有烦恼习气。当然,你能提起正念当下转境界,也不失为如来。有些人境界现前的时候,他连烦恼习气都生不起来,这个品位一样不一样啊?不一样的。人家打你一拳,踢你一脚,伤害了你,你心里立即提起感恩——这下给我逮到了,给我消业障。修行人就是要懂得感恩。伤害你,你懂得感恩;赞叹你,也懂得感恩。你应该对一切人充满了欢喜心。所以「得无遗失」,就是要修我们的无漏真心。
名戒心住:这是九信位菩萨的境界。这种戒是无为心戒,也就是一心三藏这个心地大戒。如果修小乘戒就认为自己能持戒,修得看不起别人,这叫什么戒?破戒。你既破了心戒,也破了小乘戒。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九信位菩萨住于无为之戒,是一种自性的流露,所以叫「住戒自在」。既然能自在,就「能游十方,所去随愿」,他不需要刻意地去提心吊胆。那小乘戒连走路都不可以东张西望,每半个月还诵一次戒来检查,到了「住戒自在」,这些现象都不再执着,他不需要检查,也不可能破戒,他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随愿」,他一切的言行举止都是自性流露,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有他的道理。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讲第六个功德——意根功德就是这样的情况,受持《法华经》的人他心里想的、嘴巴讲的、身体行持的都是对的,即使现在佛经上没有讲到的,也是古佛那里所得来。只有到了这种境界,你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你就是打人骂人,都是在行菩萨道。你心里始终就是为了别人好,不在乎别人对你怎么样,他心里没有任何顾忌,叫「愿心住」。
名愿心住:这是十信位菩萨的境界。「愿心住」是在前面无为心戒的基础之上,更加得到自在。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从这里开始进入住位菩萨的境界,十信位满进入初住位。这里的「发心」,是总结以上十信位菩萨的功行成就,也是对下面十住菩萨的一个开始。
以真方便:是真实菩提心。十信菩萨从初信位开始,即已证得无生法忍,即已见到圆教大法之一心三藏——即真心本来面目。发此十心,心精发晖:成就的十种心,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叫「心精发晖」。
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在十信位的时候还有前后次第分别,进入初住位的时候,十种心即圆融为一体。怎么「圆成一心」呢?每一个信位都具足十信位的功德。要注意佛所讲圆顿大法的特点是次第圆融。往往一个次第就具足其它的九个次第,往往你这一个次第成就了,就能同时成就十个次第。讲是十个、五十个,而你可以一念成就,同时成就,或者反后为前,反中为后,所以叫「发心住」。
名发心住:这是初住位菩萨的境界。在住位菩萨还要这样理解,住位,从此开始住入佛家;信位,是对佛法产生真实的信念。当然十信位的菩萨也可以说为住入佛家。住位菩萨的境界更为深厚,可以讲一住永住。信位菩萨可以说临时住下来了。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从住位菩萨往后,在圆教里说为四十一分法身大士。注意前面的「中中流入」,它是有次第的,一位比一位更深,后后胜前前,以前面的为基础,后面为发展。
心中发明:以初住位菩萨那种境界为基础,进一步地加功用道。如净琉璃:「琉璃」已经解释过多次,内外光明通彻。内现精金:「内」是表根本,再进一步地证真。
以前妙心:是以前面的初住菩萨的心态为基础。履以成地:没有地基能不能盖楼房啊?这是作为自己的栖身之处。祖师(圆瑛法师)在这里(讲发心住时)还打了个很好的比喻:如中阴揽先业,而初成阴体,把十信菩萨比喻为中阴身,而初成阴体,这个阴体已经不是中阴身,而是进入了后阴身。二住位菩萨就好像是我们中阴身投胎之时,以父母性生活的时候作为依止之处。
名治地住:这是二住位菩萨的境界。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心地涉知:「心」是表智慧,「地」是表本来面目。「心」表用,「地」表体。心里的那种智慧与我们本体相互地作用与反作用,圆融为一体,用智慧来观照我们的本体,以本体来契合这个智慧。「涉」是相互作用,「知」是互相之间已经圆融。俱得明了:明白了体与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体用是一。
游履十方,得无留碍:菩萨的责任就是上求下化——上求是自利,下化是利他。到了这个位置呢,菩萨可以大作佛事,能得无碍。到了三住位,教化众生已经得到自在无碍,没有障碍了。十方世界都是我。事在人为,一切靠各人发心,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最大的志就是菩提心志,就是一心三藏,就是明白一切万法都是我。你应该怎么办?明白这个道理,你即住于佛家,住于佛家就要行使我们的义务。你就不能再为名闻利养所困惑,吃饭、走路、睡觉,都要考虑应该怎样帮助众生。凡是发心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供养众生的人,这种人不可能生烦恼。他即使生烦恼,也是因为众生不听话,恨铁不成钢。许多人调子唱得非常高昂,一遇到具体问题,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原形毕露,这个很成问题啊!这样的人不能往生,不要自以为怎么样,他那种菩提心是假的。修行人一定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不能浮躁,不能装模作样。你哪怕发脾气打人,心里都充满了慈悲心。
罗睺罗出去参学,回来之后他的床铺被挂单的比丘占住了,正好外面又下大雨。罗睺罗马上讲:「这个床铺是我的,你喜欢我就让给你。」结果那个比丘把他训了一顿,还不领情:「什么你的我的?铁打的寺庙流水的僧。」被训了一顿之后,他就乖乖地跑到厕所打坐去了。现在这个集体生活,首先要想到为别人,为什么不能挤一挤啊?每个人都要有这种责任感,多安置一个人,让他睡一个晚上的觉,他这一生就成佛。修菩萨道,讲「十方无碍」,你能不能做到十方无碍?
名修行住:这是三住位菩萨的境界。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行与佛同:修行人的身、口、意这三业,能够做到自他不分,就要「行与佛同」。受佛气分:这是讲修行人并不只是表面上行持跟佛相同,最重要的是在于这个心,他已经变成了一种自性流露,这叫「受佛气分」。
如中阴身自求父母:胎生众生是由父业、母业、己业这三业和合因缘成熟。这里是打比喻。「自」是表自己的心,以自己的这种智慧。「父」是表佛的权智,「母」是表佛的实智。这里又要作具体的分析,佛的智慧是不是自己的智慧啊?就是自己的本觉智,三个东西当下其实还是一个东西。
阴信冥通:三种智慧已经相互道交感应。自己的智慧已经知道了有本觉智,知道了始觉智,也知道自己的智慧就是始觉智的一部分,这就开始「阴信冥通」。入如来种:接着前面中阴身打比方的话,就好像已经投胎,好像到了名色这个阶段。
名生贵住:这是四住位菩萨的境界。投入佛胎成为佛子了,是贵人了。如王子在胎,位压群臣。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即进入如来之家,作为如来之种,「道胎」就是如来种。亲奉觉胤:是绍隆佛种,承担如来家业。「胤」是后代。「觉胤」就是指觉悟的后代,就是法王之子。「亲奉」谁呀?亲奉老佛爷,当佛子。
如胎已成,人相不缺:这里是进一步来比喻方便智慧,也叫始觉智,也叫权智,渐渐具足。「人相不缺」是表基本上圆满。
名方便具足住:这是五住位菩萨的境界。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与前面「人相不缺」意思一样,都是讲以方便手段教化众生,与佛没有二样。
心相亦同:是表真实智慧,已经能够反复圆融、圆满地观照自己的本觉智慧,权实不二。对于几种智慧的分别,明确一下:常说的智慧一般分为真智、实智和权智。真智是表我们的实相本体,是个寂照,在那里并不作分别,但一切的分别智慧都由它而有,也就是真实理体,也是讲真心本来面目。实智呢,你能观照真智,也就是你能观照法身,观照实相理体这种智慧,它叫照寂,能见不见之见。权智呢,就是以实智来对当下以及周边环境万法进行种种的分别。所以也可以把真智说为法身,实智说为报身,权智说为化身。以真智化身为权智在世间大作佛事,以实智观照真心本来面目真实不谬。这个权实智慧都是我们真智、真心本来面目的显现。
名正心住:这是六住位菩萨的境界。达到以上所讲的境界,叫「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身心合成:也就是在前面六住位的菩萨基础上,权实不二。日益增长:在不断地增长智力、法力、道力。
名不退住:这是七住位菩萨的境界。达到以上境界,叫「不退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灵相:随着智力、法力、道力的日益增长而成就了「十身灵相」,也就是讲我们的智慧、功德圆满到一个新的境界。「十身灵相」是从十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我们的智慧功德的品位,即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业报身、众生身、国土身等十身。十身就是十个品位、十个内容。
「声闻身」,是讲小乘阿罗汉的智慧和道行。
「缘觉身」,是讲中乘辟支佛的智慧和道行。
「菩萨身」,是讲藏、通、别、圆这四种大乘修行人的智慧和道行。
「法身」,是讲无量法门任何一法都能得到某种层次的解脱功德。
「智身」,是表我们的心力。虚空万法大至佛刹小至微尘,贵至诸佛菩萨,贱至六道众生,都各有各的心智。这种智慧都是我们本来面目,但是高低层次千差万别。
「虚空身」,这是特指虚空,其实一切法包括虚空。但虚空又有它的特殊性,它距离我们的真空最近。它对其它一切万法在形相上来讲显现得最大,最为包容。其它万法千差万别,虚空相对而言是一个同相。
「业报身」,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从诸佛菩萨到虚空、世界、山河、大地,无非是「业报」,无非是因果报应、随心应量。
「众生身」,就是森罗万象、千变万化,它的来龙去脉在卢舍那佛的智慧统统包容。
「国土身」,众生就是国土,虚空也是国土,但这个国土带有特殊性的含义。一般地是指比较大的佛土,比如一个大千世界啊。它有种种的成因,它的真实存在,都是卢舍那佛的报身功德。
「如来身」,本自具足这十种身。
名童真住:这是八住位菩萨的境界。比如这个小孩是个人,他过了八十岁是不是还是这个人啊?是的。再比如初三、初四的月亮像月牙,十五、十六的月亮像盘子,是不是一个月亮啊?是的,也就是比喻修行人已经见到了真,虽然见到了真,但是力量没有圆满佛大,此即分真即佛,即明心见性的人,也叫「童真住」。比如十瓦的灯泡也能照满一个房间,一百瓦的灯泡也能照满一个房间,但十瓦的力量是不是相对一百瓦的力量要低一些啊?所以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你到了童真就已经得到菩提不退,要成圆满佛无非是自己怎样继续用功的问题。我们现在虽然还有烦恼习气,但是这十种力量我们都有。只是有时有,有时没有。
所以听经闻法要与我们修行中的实际情况圆融起来观照,就知道怎样来提升自己。你不能完全变成依文解字,到最后还是佛呆子、口头禅,得不到受用。要学会观照,你一边研究,一边受用,这就证道了。首先要观照,再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你不需要死读硬背,到时候就变成自性流露。如果没有变成自性流露,你经讲不好,你做不到如数家珍。既成就不了自己,也成就不了别人。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八住位菩萨的那个比喻,是中阴身已经投胎了,要十个月才能出胎,所以「形成出胎」,是已经离开娘胎了。亲为佛子:这个时候正式地作为佛子。
名法王子住:这是九住位菩萨的境界。在娘胎的时候人都还没有看到,不会哪个讲这个人是王子身,所以出胎后即成王子身,叫「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表以成人:他已经长大成人了。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关于国家的一些日常事务交给太子一部分,试试看他的能力怎么样,也暗示他——你即将要继承王位。到了这种境界,是要成就还没成就的。此喻佛欲与菩萨授记,恐其智力不堪,且先令代佛宣扬,摄行佛事,若见智力增长,度生不怖,即与授记。(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