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村笑话(1/2)
1、吾村某人走亲戚。开车至一丁字路口,见有人卖葡萄,遂停车摇下车窗询价。摊主答曰:“两块五一斤。”
村人闻言,开车前行数百米,脱去西装鞋袜,下车袒背光脚而行,状如锄田归来之农夫。返至摊前问价,答曰一块钱一斤。遂称取五斤。回车上取钱,复西装革履。
摊主瞪目而视,村人大笑而去。
与朋友们说起社会治安问题,一朋友遂举一实例:朋友之姊,孤身走夜路。突然蹿出一人,于背后紧紧挟持。其姊大惊,赶紧求饶,手机钱包都愿奉上。谁知,那人看清眼前不过是四十几岁之中年妇女,悻悻而去,手机钱包都不理会。原来,是专业劫色的。因其姐身材瘦削,背影曼妙,歹人误以为少女。朋友讲至此,在座皆大笑:吾等从此不必担心劫色矣!
3、农村老人之低保,从最初每月五十五元,渐涨至一百多元。对部分老人,此乃唯一进项,实为雪中之碳。村中某老,低保卡握于儿媳之手。取钱花钱,皆由儿媳代劳。此老上门索取,儿媳振振有词:“你们有吃有喝,要钱干啥。”老人气不过,一瓶农药,命赴黄泉。村人曰:“钱是爹,爹是王八蛋。”当然,王八蛋死了,钱也就没了。
4、村中有老妇,年逾九旬。儿孙成群,皆不孝。每月低保与老人补贴,悉归儿孙之手,老人却衣食不周。
某日,天寒地冻,老人拿一砖块,在石头上猛砸一物,却砸不烂。众人围观,问所砸何物,曰:“馍馍。”原来,众儿孙都外出,只给老人留一只硬梆梆砸不烂之馍馍。老人已无牙,如何咬得动?
众人不胜唏嘘:其子亦有儿孙,不忧己之将老乎?不畏众目之睽睽乎?不惧人言之褒贬乎?
5、有一次,我们讨论人的性格南北不同的问题,儿子插嘴了:“准北为枳,准南为橘。”我哈哈大笑,告诉他,“准”和“淮”长的很像,读音却不同。还有一次,他把“盛天东郡”的最后一个字读成“郎”。小学生水平也就这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