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力第6部分阅读(2/2)
不过,日本人很容易以类而聚,难以与不同类型的人共同处事。今后,以家庭内部为代表,创造能够与极端相反的人交往的“环境”很重要。
以上这些就是选择朋友时的注意事项的关键所在。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逐渐要求企业经营者“以更快的速度判断问题、更准确的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借用头脑”的方法越来越呈现出它的有效『性』。正因为问题更加复杂多样,才有越来越多的课题只能用左右脑双管齐下的方法,才能产生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再者,当今时代环境瞬息万变,要求决策者迅速做出决断,例如“1执行a战略”“2转换为b方向”“3暂时不做决定,见机行事”。但是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事实上3这个选择大都是最坏的决定。因此,面对问题的时候,企业决策者必须要当机立断的在1和2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情况下,只有向与自己类型不同的人“借用头脑”,在迅速模拟的基础上做出决策,才能减少负面效果和轻损失的不确定『性』。
在朋友圈内引入不同类型的人,确实大有裨益。
下面是我从事猎头工作时接触过的一个风险投资企业的案例。
有三位战略顾问出身的人共同设立了一家公司,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作为经营顾问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而且他们三人拥有共同的理想抱负。他们凭借以前的经验和最新的商务理论、并且灵活运用他们自己的头脑,确立了一套完整的、富于逻辑的商务模式和经营战略。
经过努力,他们的战略获得了大丰收。虽然在初期阶段公司的运营状况非常顺利,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聘用新人才、拓展新业务的不断进行,企业的成长速度却骤然停滞。其原因是企业内部人才不再像以前一样单纯,而是变得多样化,经营管理者的理想和战略与实际经营工作的执行不能达到完全的一致,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使得经营现场一片混『乱』。
其实,我遇到过很多抱有这种课题的经营者,前来要求组织诊断并咨询解决课题的方法,这个时候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敢于提拔与其他经营团队类型不同的、感情共鸣式的右脑型参谋。通过在经营团队中引入右脑型的参谋,左脑型经营者创立的信息就能被咀嚼、翻译出来,从而更容易与实际参与经营的职员产生共鸣,使得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达到步调一致。在左脑型为中心的团队中引入共鸣型人才,团队中的成员就更容易对企业的理想与战略产生主人翁意识,事业就会顺利发展下去。
这里并不是要比较“右脑型与左脑型哪一个更好”。倘若右脑和左脑能够在一个人身上实现自由通用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不过那种超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吧。
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自己的特『性』,结交能够补充自己的弱点的朋友。或者说,至少应该通过与自己类型不同的人进行讨论,客观的把握自己的优缺点,用后设认知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是要遵循别人的意愿,片面地模仿别人的想法,而是要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同时有意识的锻炼尚且不足的方面,这样就一定能建立相互切磋琢磨的关系。如果能拥有良师益友般的朋友,那么这样的人脉也将为你带来互补的效用。
麦肯锡的“毕业生联谊会”让人脉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增加朋友的场所不仅限于个人的学习会及餐会。如果你是有跳槽经历的人,我建议你通过“曾经拥有共同的职场”这样一个共同点,试着与相关的各种人会面、交流。
例如我曾经工作过的麦肯锡中有一个叫做“ani gatherg(联谊会)”的聚会。ani是毕业生的意思。每隔半年,麦肯锡的毕业生都会与在职的顾问汇聚一堂举行这样的联欢会。
这个联欢会每隔几年都会成立一个干事团,以便确定今后三年的活动日程。出席者的名单每次都会更新,联欢会的一部分费用由公司负担。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娱乐『性』聚会,会上还要在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人以最新的热门话题为中心进行演讲,并回答其他人提出的的问题,这个活动举办的声势浩大,每次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出席。
联欢会的主要目的是扩大人脉以及retention(继续维持)人脉。因为麦肯锡的毕业生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所以联欢会就变成了收集信息和建立新的商业机会的绝佳机会。
当然,这个联欢会对公司来说也是很有益处的。在这里毕业的学生进入商业领域后大有作为,这对公司在职的年轻顾问来说是一种激励,以联欢会为契机还可以申请担任联欢会的规范者以及指导者的角『色』。另外那些已经创业或者跳槽到其他公司的ob(毕业生),也会为自己原来的公司——麦肯锡带来业务。
联欢会对于ob、在职人员、公司都有很大的benefit (好处),是一个-(双赢)的结构,因此必定会长期举办下去。
麦肯锡的联欢会因为有了公司的资金补助所以形成了相当大规模的聚会,但是小规模的聚会也完全可以获得扩大人脉的效果。
我自己也在定期举办“哈佛会(哈佛ba女『性』毕业生会)”和“丙午会(昭和41年出生的人的会)”。这只不过是个人的聚会,但对我来说,无论是从猎头的工作上,还是从个人的成长上来看,都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如果你要举办ob聚会或者学习会的话,请一定要率先取得负责协调的干事职务。因为,这样你就要忙于聚会的举办日程及地点的协调、频繁的联络与会人员、考虑聚会的企划等杂事,也就是得到了一个服务他人的机会,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你自然就增加了与他人联系、交流、了解的时间,你的人脉之路也就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延伸。就像前面所说的,举办聚会时最容易收集信息、而且最有可能获得成长的就是干事。
人脉的重要『性』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备受重视,而且各个时代的人构筑人脉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当今,不同行业交流会、研讨会以及联欢会等集会活动在构筑人脉的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它们的优越『性』,并且得到商业界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当然,有时候虽然你为了构筑人脉而参加了这些集会活动,也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虽然在联欢会上跟很多人交换了名片,但是以后都没有人来联系”、“我试着参加了不同行业交流会,但是觉得没有人值得我去主动联系”、“我们在聚会中刚认识的时候关系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就渐渐的疏远了”。所以说,在这种不同行业交流会和联欢会上扩展人脉是难度相当高的方法。
要与一个陌生人建立深厚的关系,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对第一次见面的人自我介绍说“我叫xx”,那么你的成本会很高。因为要想给对方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就必须要有实际业绩作为内容,能够让很多人觉得“那太了不起了”,或者是拥有卓尔不凡的人格魅力。能够达到这种水平的人应该就可以称之为“精通人脉”或者“天生的人脉掌控者”了。有了这些表现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在你的一生当中都应该不会为人脉所困了。
如果没有“天生的魅力”或者“令众人称赞的内容”,即便是没头没脑的发放、交换名片,也只能增加名片的数量。在第一部的第二章中也已经说明,在当今社会,只是拿着写有公司名的名片——也就是“只知道名字”的状态,就不能称之为“拥有人脉”。因此,如果没有用来宣传的内容即便是拼命构筑人脉,不能给别人留下印象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如果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并不推荐大家去参加以扩展人脉为目的的不同交流会或者联欢会,因为在这些聚会活动中构筑人脉的成本会比较高。我建议大家与其去参加这些聚会,倒不如与已经认识的人增加联系、多多会面,扩展人脉的效率要高的多。
与相互认识的人聚会,不仅省去了自我介绍的麻烦,还没有必要对对方抱有戒心。同样也不用试探“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直接进入正题,这样就提高了结交朋友的概率,降低了交往成本。
大家都知道,朋友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彼此之间共同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同时相互理解对方的标签和内容,在拥有共同志向和特『性』的基础上,一点一滴的慢慢培养。
就像本章中向大家介绍的,通过讨论及学习会相互切磋琢磨成长起来的朋友,拥有“吃过一锅饭”式的共同经验,他们必定会成为商业生涯中的巨大财富——“人脉的核心”。
this chapter’s review(本章节回顾)
有意识的扩展朋友圈的活动,有四大好处。那就是“可以试验自己的标签和内容”、“可以通过相互切磋琢磨得到成长”、“可以通过朋友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可以共享朋友的人脉,提拔的机会成倍增加”。
“学习会”是扩展朋友圈、提高交流能力的绝好机会。
举办“学习会”时的关键
担任干事职务
参加人数控制在8名左右的封闭式聚会
选择与自己“头脑”不同、能够“共创”的人
将“it or die(贡献!否则出局)”的原则渗透到成员的思想中
与其盲目增加新结识的朋友,不如与以前职场中的前辈、同事等“已经认识的人”增加联系、多多会面,这样扩展朋友圈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卷 人脉螺旋形与人脉层次 第四章 散播自己的信息
“传播”个人信息,提高晋升的几率
在以上的阶段中向大家阐述了如何扩展朋友圈,当朋友不断增加、并且形成了扩展人脉的核心团体的时候,下一步就要开始努力“让自己的信息(标签及内容)流传出去”。这就是人脉螺旋模型的第四个行动阶段——把自己作为商品,向世人宣布识这个商品的“标签”和用来说明商品的“内容”。
当我们设法“让自己的信息传播出去”的时候,没有必要限定对象和目标来兜售自己。为了最大限度的让别人在某时某刻能够想起自己,我建议大家使用类似于“播种”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多方张网、四处传播。
这里所说的“自己的信息”,指的是前面所说的“标签”和“内容”。就是要将“想做xx”、“对xx感兴趣”、“想见到xx人”等表现未来志向的积极信息传达给别人。
传播自己的信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与朋友交谈。有时候,无心的交谈能够出乎意料的震撼对方的内心。这样,朋友又会把你的信息传达给其他人,通过口口相传,信息流传的效果就会无止境的不断增加。如前所述,如果标签和内容具有“趣味『性』和稀有『性』,使人不知不觉就想告诉别人”并且通俗易懂,那么这个标签或内容就会留在别人的记忆中,不断的被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偶然带来的机缘”。
我们是无法控制“偶然”的。但是我们可以提高偶然发生的几率。不管是现实的脑内检索也好,虚拟的网络检索也好,为了在关键字检索中能被别人想起,就要广泛传播自己的信息,提高命中几率。这才是提高被提拔的可能『性』、提高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的“诀窍”。
我自己也有很多“被看似必然的偶然的机会拉走”的经历。比如,在不经意间遇到偶然的人,并通过很投机的交谈成为商业伙伴;经过某个人的介绍与某个人会面交谈,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兴趣。
例如,现在我在经营共创平台株式会社担任顾问。这家公司是原产业再生机构的o(运营总监)富山和彦先生,与产业再生机构的ob设立的,是一家专业服务公司。主要以亲自参与的形式,为成长停滞企业及重新创业过程中的企业提供支援,帮助其长期、持续的提高企业价值。我在该公司负责为组织开发以及客户公司经营团队的组建提供意见。
在富山先生任职于cdi公司、还没有到产业再生机构任职的时候,我就跟他有过接触,他在产业再生机构任职时曾到globis来演讲,我还向他请教过工作上的问题。
与富山先生久别重逢是在vc主办的一个联欢会上,当时我得知产业再生机构即将解散,因此我轻描淡写的对他说“富山先生说过‘日本的经营人才处于绝对『性』的缺乏状态,应该为经营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环境’,对您的这个论点,我从内心产生了共鸣。我很崇敬富山先生您,所以您有什么新的举动一定要招呼我呀。”
我想,那个时候在富山先生的大脑中已经有了设立现在的经营共创平台的构想。在那次联欢会的再会之后大约过了半年,有一天我收到了富山先生的一封简短的邮件
“我决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一个新的公司。你有兴趣吗?诚邀……”。他说的“创立一个新的公司”就是指现在的经营共创平台——采用“人才投入型支援”这种新型模式帮助企业提升市场价值,进而为经营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了解到这些创业计划,我兴奋不已,因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当即决定加入创业团队,并一直与他一起并肩奋斗直到现在。另外,富山先生还把我推荐给当时的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大田弘子,去担任内阁府的“区域力再生机构研究会”委员。
回想当初,我在那次联欢会上表明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观的标签,并且补充『性』的说了一句“一定要招呼我呀”,所以才得到了现在的结果,这让我深切体会到“播种”信息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为了自己能在候选人名单中第一个被“想起”,就要在平时提前播种自己的标签和内容。
也许在现实中反而很难一下子想起来,但是“播种自己的信息”就类似于网络世界种的seo策略。seo就是search enge optiization(搜索引擎最佳化),是指为了使网页在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中显示在用户最优先看到的位置,在网站及博客中加入合适的关键词,以提高检索率的技术。
简言之,在某个人以“有这种人吗”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时候,要想被这个关键词检索出来,让别人发现“是吗?跟这个人联系就好了!”就必须要创造一种方法。这与现实世界中提高脑内检索率的方法完全相同。
谷歌等搜索引擎在排列显示顺序的时候,除了注重关键词的匹配,还注重有多少其他网页也引用了这个网页的地址,也就是说有多少其他网页中含有这个网页的外部链接。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这个网页被访问量多的人气博主引用的话,那么其检索结果就更容易被提升到优先位置。
在现实世界中也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参照”,也就是说,他们向录用者提供这个人的客观信息作为参考;如果可信度高、有影响力的人能够向录用者提供他的“可以参照的客观信息”的话,那么他就会更容易被列入提拔候选人的名单。
话虽如此,实际上“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对什么样的信息产生反应才会想到自己?”、“在怎样的时机才能想起自己的标签”都是完全不能预测的事情,这些是只能靠偶然的。
反过来说,遇见某个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偶然的,所以我们在散播信息的时候,一次尝试不顺利就耿耿于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何况,拥有“能顺利进行就是一种幸运”这样的乐观心态岂不更好。
世界一流人脉关系大师哈维?麦凯说,建立人脉关系就是一个挖井的过程,付出的是一点点汗水,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财富。在人脉上的投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