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人脉力 > 人脉力第6部分阅读

人脉力第6部分阅读(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良 一剑知下 阿强的后宫 替你种植一季阳光 穿成校霸的娇软美人 第七世界 神镜小农民 二婚疯暴 都市男人 狠魅琤魂

脉构筑是非常有效的。说实话我还觉得有些遗憾“为什么没有早点尝试这么做呢”。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明白了“有意识的扩展朋友圈的活动,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四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试验自己的标签和内容”、“可以通过相互切磋琢磨得到成长”、“可以通过朋友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可以共享朋友的人脉,提拔的机会产生倍增效应”。

通过朋友磨练标签和内容

在举办或参加学习会的时候,对于自身关注的领域,应该有很多机会可以提高自己的见解;自己在专业『性』较高的领域中实施的先进事例的研究,也可以与周边领域的专家交换意见。例如公司内部有志者的学习会、以及行业内有志者的学习会等等,虽然听起来有些困难,其实也是比较容易着手的。

重要的是,你所举办或参加的学习会的切入点,它必须与你在“人脉螺旋模型”前面的行动阶段中建立的“标签”和“内容”的领域有关联,这样才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相应的施展才能的机会。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因为我的标签是“要增加能够为风险投资企业及新生企业做出贡献的‘经营专家’”。所以与风险企业资本家举办的学习会,跟我的标签和内容正好吻合。

在这个学习会上,为了实现风险投资企业的成长壮大,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反复认真的讨论如何提高经营者的素质、以及个别企业更换经营团队的必要『性』等课题。这种志向及关注领域相同的朋友最适合作为试验自己的标签和内容的对象。例如,对一个新来的朋友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试着介绍自己用来作为内容的实际业绩的事例。对于听过自己的标签和内容的朋友,还可以听取他们的评价和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标签和内容。

成员中的朋友共同参加学习会,并且相互建立了信任关系以后,朋友会直率的对自己提出批评,被批评的人也必须认真接受。通过具体的认识到自己的内容有哪些不足,接受一些好的提问,可以对自己的内容进行改善和进一步的磨练。

这样,就能够把自己的标签和内容升级到通俗易懂的“标签”和能够打动别人的“内容”。

在学习会上掌握“后设认知力”和“多方位思考力”

在各种各样的聚会中跟别人交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使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并存,也就是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知识。

在学习中也常说,在一定的输入之后做出同等程度的输出,学习效果会更胜一筹。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在给晚辈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自己的头脑也渐渐变得有条理了”,这正是输入与输出并存的效果。对此,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我经常会通过与别人交谈而获得知识、加深对某个事物的理解。现在我在globis经营研究生院担任客座教授,每当拿哈佛的实例为题材来教授课程的时候,都觉得比当时在哈佛听课时的理解加深了好多倍,这对我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而且,在各种各样的聚会中与别人交谈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效果,就是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对此,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我也深有感触。越是优秀的咨询顾问越是会一直思考“自己不知道什么”。不仅要明白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也考虑对方的理解程度,能够从更高的水平和角度认识到“应该向对方传达哪些信息”、“应该按什么顺序向对方说明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要有后设认知的能力。

所谓后设认知,是指以更高的水平和独特的着眼点来观察、分析事物。譬如,看待自己“就像看待他人一样,客观的认识自己”等等。

为了让自己的输出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后设认知是不可缺少的。要锻炼这种技术,实践是最有效率的方法。特别是输出知识的技能,只能通过实践来掌握。

当你把听来的故事或者从书本上读到的内容讲述给别人的时候,在多次试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这样的经验吧“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故事可以更准确的传达给对方”或者“换一种传达方式,对方会渐渐表现出兴趣”。学习会、聚会以及餐会就是训练这种技能的宝贵机会。在这些场合不仅能够试验自己的标签和内容,也能够锻炼传达这些标签和内容的方法,同时还能学习和参考朋友的传达方式。

虽然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在正式场合试验自己的标签和内容、通过不断积累参加聚会的次数来磨练自己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很多时候又迫于在正式场合“不能失败”的压力,所以要做出这样的挑战并不容易。因此,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只拿出了不痛不痒的、没有挑战『性』的东西。

并且,如果在正式场合遭到过大的失败,会有失去下一次机会的风险,比如有可能遭到这样的议论“那家伙是不是还有点不够老练……”。这样看来,还是先在朋友圈内积累一些失败经验比较好。因为在朋友圈中风险比较小,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学习会上积累的经验越多,你的听说能力、信息整理能力、评价能力等“交流能力”就会得到越大的提高。另外,根据职务不同,有时facilitation(积极推动讨论进行)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另外,学习会也可以成为掌握“多方位思考”能力的机会。

通过举办或者参加学习会,你必定会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发现“采用这种观点的话很新颖”,在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也会注意到“如果能掌握这种能力,也许自己的价值会提高”。

学习会和聚会既是把自己的工作呈献给外界的契机,还能够“后设认知”自己的工作和职业。

在学习会和聚会中可以获得自己从未了解的新信息、想法、构思和认识。并且能够锻炼交流能力。还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能力,从而产生出新的动机“我不会输给那家伙,努力吧!”

这样,跟朋友一起举办学习会和餐会真的是裨益良多。这就是人脉螺旋模型的第3个阶段——“扩展朋友圈”的妙趣。

有效运用学习会及交流会的tips(要领)

在选择参加学习会及餐会的朋友时希望大家注意,“朋友必须是能够共创的伙伴”。

共创是指,“拥有不同专业和背景的人,在相互保持竞争意识的同时,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互相拿出智慧和力量,共同努力”。如果没有这个原理,好容易举办的聚会也会变成普通的好友俱乐部。

重要的是与你共同参加学习会的人“是否与你有共同的目的,是否是能相互提高的伙伴”。极端的说,你要选择的朋友必须是不满足现状、“以下一个舞台为目标的同志”。

选择朋友加入的具体要领就是这个人“是否有明确的标签”、“是否有证明标签的内容”,这些可以作为判断的标准。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在学习会的讨论中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无法做出合理的发言。

特别是私人『性』质的学习会,确保一定的质量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能保证讨论的质量或者成员的构成参差不齐,聚会就会失去意义,而且那些优秀的人也不会愿意继续留在这样的团体中。残酷的说,有时候不得不选择把议论水平达不到标准的成员淘汰出局。

我经常举办“读书会”等聚会,它也是学习会的一种形式。读书会的具体形态是,选择一本书让读书会的成员共同阅读,然后在会上要求大家把自己对书的理解、以及自己得到的商业方面的知识进行意见交换和思想交流。读书会的好处很多,例如,对于一些古典作品,我们平时都很难产生阅读的欲望,总是想“等什么时候一定得读读”,却束之高阁,就连读完的热情都没有。但是有了读书会上的peer pressure(来自伙伴的压力),即使是凭自己的力量读不懂的书也能坚持读完,并且通过与同伴的讨论和切磋加深理解。

乍看去,读书会好像与“人脉构筑”几乎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大家通过读同一本书可以互相认识到彼此的思维方式的异同点,进而重新认识朋友的价值观,进一步理解彼此的“内容”的根底中存在的东西,还能够以此为契机相互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在这种读书会中,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要认真的阅读指定的书籍,首先自己与书进行对话,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将学到的东西整理成语言再拿到会上与同伴交流。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一个人没有做出同等程度的准备工作,也有可能会破坏整体的共创感,而那些在忙碌中抽出时间认真准备的人也许会想“下次我也不想准备了。”

最理想的情况是全体参加者都明确的达成“it or die(贡献!否则出局)”的共识。并且最好是成员之间严格监督,保证讨论的质量。

因此,学习会和聚会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的开放式活动,必须要尽量保证它的封闭『性』。因为,要想保证学习会和聚会中的讨论质量、得出应有的结果,必须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成员发挥集中力的场所。如果可能的话,学习会的成员为最少4~5人,最多8人左右应该是最理想的。凭我的经验,如果超出这个数量,不仅参加者的集中力会减退,议论极有可能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如果人数过多有时候还需要考虑分成小组来展开讨论。

这样,通过与彼此的关注领域相同的朋友深入讨论、切磋琢磨,不仅能相互了解彼此的标签和内容,更能够相互深刻理解彼此的标签和内容中包含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如果朋友之间能够保持这种密切交往的关系,当自己周围出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需要提拔某个人的时候,第一个就应该想到自己所了解的朋友。而且,如果提拔的条件与朋友的标签和内容吻合的话,必定会把施展才能的机会提供给自己的朋友。这就是第三个好处。通过结交这种相互深知对方的朋友,被提拔的几率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我在大约4年前曾经定期举办过一个名为“代官山头脑风暴沙龙”的学习会。我邀请的人当中有咨询公司出身的顾问、经营者和一些领域的专家,我把他们请到我自己家或者办公室,围绕各种各样的话题展开讨论。我们从商业界的热门话题开始,思考如何突破某个风险投资企业成长停滞状态的方法,邀请创业家一起思考新的商务模式,思考不同行业的合作方法……

参与讨论的成员都由我亲自选择,他们都是看起来能够为当时的课题做出贡献的人,或者虽然讨论的风格相近,但是拥有不同的思路和经验的人。

通过这样的讨论,相互切磋琢磨,有时候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得出令人惊讶的结果。不仅如此,很多参与者还主动向我推荐新的人脉“我认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下次也把他带来可以吗?”

这就是第四个好处朋友会为你引进新的人脉。

还有一次,我举办了一个名叫“丙午会”的餐会,参与的人同为昭和41年出生的朋友,每三个月举办一次。餐会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可谓群英荟萃有经营者、金融业人士、还有编辑等等。餐会的原则是,年龄相同、能够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人汇聚一堂。因此,当某个要成员把一个人招揽进这个朋友圈的时候,自己必须要负责任的考虑好“将这个人纳入朋友圈,对大家应该都会有好处”,然后才邀请他。

丙午年出生的人正是人口分布上的瓶颈,这个年级的人数很少,所以朋友们都有一种亲近感。虽然只是因为这一点才组成的团体,而且成员的挑选十分严格,我们还是从最初的4个人成长为一个20人规模的优秀团体。这个团体已经举办过8次餐会,正要迎来她的第三个春秋。有时候团体的成员会发现,一直都想见到的人竟然是同龄的某个朋友的同班同学,或者同一时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就感到特别兴奋“是吗?那下次带他过来呀!”——这个餐会就是以朋友引进新人脉的形式扩展开来的。

在会里有一个严格的成规,就是“既然是同龄人,那就禁止使用敬语”,所以,大家在初次见面交谈时就能够“一下子”感到距离很近。因为新的朋友都是团体中的成员介绍而来的,而且这个人与介绍者必定会在某种地方与其有切合点和相同之处,所以团体中有很多人拥有相类似的行业及经历,共同的话题也很多。而且在这里相识的人一起做生意的例子也渐渐多起来。

这个团体正是朋友引来新的人脉、朋友之间互相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样一个不断循环旋转的良好例子。

头脑风暴能不能借你的“头脑”用用?

结交朋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个人的经验、特『性』、行业种类与职业种类、擅长领域。

说到结交朋友,我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比如“有相似构想的人”、“有共同语言的人”、“有共同经历的人”等等,但是,其实这样不能达到“共创”的目的。参与者的『性』格、行业种类、特『性』越是迥然各异,越容易产生新的构思和着眼点。

我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公司内部经常用到这么一句话“能不能借你头脑用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不来参加brast(头脑风暴)吗?”跟负责不同项目的人进行集体思考,很多时候都能获得新的观点和切入口,成为有所突破的契机。形象的说,头脑风暴就像在电脑中添加不同种类的外置cpu,使各种不同的观点高速碰撞,从而产生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

要达到这种效果,关键是选择与自己从事不同项目的人。如果是参与同一个项目的人,那么彼此之间掌握的信息和背景这些大前提就容易成为类似的东西,很多情况下都得不出新的观点和有洞察力的设想。

另外,即便你们是处于相同职位的人,拥有相同的职业经历,但是只要他与自己有不同的特『性』和思维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同样可以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

譬如,“右脑型人类”与“左脑型人类”的组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般来说,大脑的职能分工是这样的右脑掌管感觉、直觉和意象,左脑掌管语言、计算和理论。这里所说的“右脑型人类”是指共鸣感强、容易凭直觉判断事物的人。相反,“左脑型人类”则是指运用逻辑思维思考事物、强烈倾向于在缜密计算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的人。

说点题外话吧,在我们家,我和我的丈夫都喜欢集体思考,甚至我们庆祝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大家都送过我们白板。而且,我和丈夫是完全不同的头脑类型,我是“右脑型”,他是“左脑型”。

虽然我在哈佛留学时和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被半路上强制实施了“左脑强化特别训练”,但是本质上我还是感情共鸣型的“右脑型”。而我的丈夫则是有条有理的“左脑型”,他甚至会怀疑“大脑的内容全部是由逻辑工具构成的”。

我们虽然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但是工作『性』质相近,语言表达和思维框架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休息日的时候,我们经常对各自抱有的课题进行共同思考。

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因为彼此之间“思考的习惯”大相径庭,所以有时候一旦离开自己的位置进行换位思考,就在不经意间找到了答案“原来还有这种办法”。

而且,就算得不出崭新的结论,共同思考也是很有益处的——能够更加明确与自己思维路线不同的人“是怎样展开理论的”、“是以怎样的观点来做出决策的”等等。

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项目中的成员的大脑特『性』各自分散,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热烈讨论,很多时候在讨论过程中都会自然的出现谁都没有想到的好主意。

经营顾问大前研一先生,在他的《高级概念——想出‘新事物’之人的时代》(三笠书房出版社)的前言中论述了不同类型的人“借用大脑”的效用

今后的时代需要左脑与右脑自由通用的人才(胼胝体发达类型)

如果左右脑通用不能在一个人身上达成,则需要左右脑类型不同的人汇集在一起,相互利用,共同发挥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 低等雌性爆红全星际 我在地图上玩穿越 穿成菟丝花在星际做女皇 国公府的赌神娘子又又又要和离了 全员败家子?无所谓我有神豪系统 社会属性许可局 捡破烂的师姐竟是炼器大佬 唐诡第一拽哥马参军为爱折腰 不见神君三千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