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分家(1/2)
童年的记忆已经隐约消失在了夏天的蝉声里,很多人都说三岁起就开始记事了,对我来说,三四岁的记忆却很模糊。
农村的月亮又大又圆,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去,月亮就已经升到天边,夜空总是挂满耀眼的繁星。
那几天,母亲回了娘家,有一天晚上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就让外祖母陪着连夜赶回婆家。虽然外祖母家不是很远,大概不到六里地,但是让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走这么长一段山路还是很不容易,紧走慢赶,她们走到家门口已经凌晨三点多了。
这边祖父他们都已经睡熟了。祖父母一共有七个儿女,父亲是长子,大姑是老二,二姑是老三,二叔是老四,三姑是老五,三叔是老六,小姑是老七。父亲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
父亲十二岁才开始上学,在这之前一直给家里干活,所以祖父不希望他去上学。如果走了家里很多活都没人干,最主要的是家里没有供给他上学的物质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急切地想读书认字,看着同龄人一个个都去学堂,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边在山上放牛,一边痛苦地思索着,后来他找了村里一位德高望重又乐于助人的长辈,让他帮忙去和祖父说情,祖父这才网开一面,勉强同意让他去上学。
上中学的时候要住校,一个礼拜回家一次,一方面回家拿点口粮,但主要还是回来帮家里干农活。每到农忙季节,学生都会回来帮忙下地干活,忙完了那一段时间又重新去学校读书。在那种半农半学的状态下能坚持读完高中很不容易,最痛苦的是上学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家里没有存粮,只得挨饿。
父亲一星期的口粮是七块高粱面饼子,二斤玉米面,几个土豆和一坛子浆水。饼子只有手掌这么大,薄薄的一层。每次去学校的时候,祖母都往书包里装七个素饼子,书包是祖母用浆洗的十分干净的蓝色硬布长衫缝制的,上面打了几朵梨花形状的补丁。
学校离家近二十里山路,在去学校的路上两三个饼子就下肚了,因为父亲去学校之前经常都不会在家吃饭。父亲的同桌是个瘸腿女生,她家里的经济条件要好很多,父母都是基层干部,她来学校带的都是小麦面粉和白面馒头。她经常会偷偷地塞一块饼子或两个馒头到父亲的桌框里面。那个女生的学习不是很好,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需要借鉴一下父亲的作业,这是交换条件。父亲的高考成绩差了三分,上不了大学,很遗憾地告别了学生时代,以后只能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农民。
高中毕业以后,父亲想去参军,每一个好男儿都有一个军人梦,都怀着满腔热血,立志精忠报国。但祖父坚决反对,父亲最后偷偷地走了,结果还是被祖父发现,父亲走到梁上的时候,被祖父追上骂回家去了。祖父认为,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农民,到了适婚年龄就应该找一个合适的姑娘结婚成家,安安稳稳过日子。毕竟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农村很多人的思想都是根深蒂固并且古板迂腐的,认为传宗接代才是头等大事,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普通的农村家庭都要拼命地生男孩,生的越多越好,一方面人多了可以多干活,一方面家里男孩多不会受别人的欺负。或许这就是他的命运,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安稳本分的农民。如果当时真的去参军,或者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十万大山,命运可能就不一样了,大概这是父亲一辈子的遗憾!俗话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那时候二叔三叔他们还没有分家,大姑二姑三姑都已经出嫁,只有小姑年龄小,还待字闺中。大姑和二姑在父亲结婚前两年就出阁了,大姑家的大表哥长我八岁,二姑家的表哥也要大我六岁。农村普遍就是这种情况,女儿老早就出嫁了,上门提亲的媒人能把门槛踩烂。而儿子娶媳妇却比登天还难,尤其是家境贫寒,老实本分的人家。一家人算下来也有十几口子,现在看来算是大家庭,而且还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这个时候母亲不忍心敲门去吵醒一大家子人,就挺着大肚子轻轻地走到麦场的草垛旁边去休息,打算天亮了再到家里去。结果一会儿我就出生了,天还是漆黑一片,没有一点破晓的征兆,天空只有几颗稀稀落落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亮着。
我的出生似乎有点任性,有点滑稽,在艰苦岁月里,一个小孩的出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时候,农村的母亲生孩子都在自己家里,有些母亲在厨房烧火做饭的功夫孩子就出生了,有些母亲在地里割麦或者锄草的时候孩子就出生了,有些母亲甚至衲一双鞋垫的功夫就把孩子生下了。那时她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农活和家务,一直到孩子出生的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
深秋的凌晨很冷,草垛外面已经结了一层薄霜,人们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盖厚被子,很多人家都已经开始烧炕了。
祖父是村里的会计,算盘打的又快又精,主要负责统计大家的出勤和工分。那时的会计不需要懂多少金融学和统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要认识几个字,会打算盘,会算账就可以。祖父没有上过学堂,但他也认识不少字,都是自己平时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积累的。和他一起的同龄人基本上都没有上过学,一个村里面也就一两个识文断字的人。
祖父是会计,自然不用下地干重活,也有工分。但是祖母还是得下地干活,只靠祖父的那一点工分不足以养活全家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有劳动任务,需要下地干活,祖母就是在这个时候累了一身病,她病逝的时候年仅六十岁。而祖父是在祖母去世十四年以后病逝的,享年八十二岁,也算是高龄了。
在祖父弥留之际,二叔三叔还有几个姑母都在身边,唯一不在的就是我的父亲——祖父的长子。父亲得知祖父病重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回到他老人家身边,看祖父最后一眼。只可惜路途遥远,一时半刻回不去,第二天回去的时候还是来不及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祖父已经撒手人寰,与世长辞了。这成了长在父亲心头的一根刺。作小文一篇以怀念祖父。
哀维:
丙子年壬寅月乙丑日(农历一九三六年腊月二十六日,公历1937年2月7日)乃祖父田公应杰华诞,终因病卒於戊戌年乙丑月丙午日酉时(农历二零一八年腊月初四日,公历2019年1月9日),享年八十三岁!
秋去冬來,寒风萧瑟。
忽闻传报,祖父仙遊!
頓失三魂,又丟七魄。
天昏地暗,万物皆空。
祖父多贤,曷其早归!
耄耋之年,身行俱健。
天有不测,人生无常。
匆匆百年,往事随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