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居(二)(1/2)
有了第一间屋子的经验,族人们夯土的速度也快上了三分。
顾国满意地点点头,他用石块在地上围了二十五间屋子的地基轮廓,按照五乘五的布局,前后左右间隔两米,如此一来,一片大约30x40米的居住区就被规划了出来。
两百多号人挤一挤勉强够用,足以撑过整个冬天。
向族人们交代了几句,顾国返回山洞。
用版筑法做不出兔子家北方的火炕,于是便需要红梅那队人做出的泥砖了。
但是用人力运送泥砖是个不切实际的做法,山洞距离陶河岸足足大半天的路程,一来一回就是两天时间,不光费时,而且运量还小,完全赶不上夯墙的速度。
观察了姬水河道的深度之后,顾国决定用树皮做出最原始的船,用来充当两地间的运输工具。
前世历史上最早的渡河工具是陶罐,也有古文明将兽皮和树皮制成独木舟,比如印第安库特耐人用树皮或幼枝来制作独木舟,然后再用麋鹿皮裹住衫木条或幼树的框架,以此成舟。
在兔子家北方,渔猎民族则以桦皮制成的桦皮船来渔猎和运输,这种用柳木为框架,桦皮为船底的小船不光制作简单,而且重量轻,一人就能搬动。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这种船的寿命不长,顾国仓促之间整出来的成品,在没有做过防腐的情况下估计只能用个一两年。
然而嘴上说的轻巧,做起来却颇为困难,首先是柳木框架,光是将其捆成小舟的形状,就花去了顾国大半天的功夫。幸好他是学机械的,动手能力要稍微强上那么一些,以至于绑成的框架不那么歪歪扭扭。
顾国将桦皮船的骨架提在手上感觉了一下,四米多长的架子被他两只手一起用力举过头顶,密密麻麻的柳木被他捆得结结实实,任他在手上怎么翻转也没有散架的迹象。
至于用来制作船底和船帮的桦皮和松脂,林子里到处都是,花了一下午的时间,顾国从林子里扒了一大堆的桦树皮。
第二天顾国带着三四个男人给骨架上底,并教会他们造桦皮船的方法,届时,这种载重有三四百斤的小舟将会频繁的来往于姬水的上下游。
由于甘草负责往下游运送食物,于是顺理成章拿到了桦皮船的首航的名额,当然一同前往的还有顾国和几个将来要成为船夫的族人。
现在是顾国来到山洞的第五天,在族人们的帮助下,六艘桦皮船停靠在岸边。顾国简单清理了一下岸边的杂草,顺便挖深岸边的河道。
虽然桦皮船吃水很浅,但保不齐会磕到河岸凸出来的石头,把船底弄出一个洞来就麻烦了。
六艘桦皮船,总运力有一吨,往返上下游只需要一天时间,节省出了三四十人的运力。
桦皮船下水的那一天,族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相互帮衬着往船上搬运食物和泥砖,人们都对这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感到不可思议。
“舟!”
顾国喊了一声,告诉族人这六样浮在水面上东西的称呼。
“舟!舟!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