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军(1/2)
晚风带着一丝丝的凉气吹拂在大地上,霞光照耀了半边天空。一队新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跑回营地。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领队的百将操着厚重的凉州口音。还好这队新兵也大多是从三辅招募而来,听得懂主官的话语。他们用同样带着地方口音的大喊来回应主官,因劳累而略微低落几分的士气也提升了不少。
这队人后是同样在奔跑的四十九队士兵。一共五十队人马洒在巨大的操练场上,远远的从高处望去就像五十条长蛇一般,散乱中透露出一股整齐的样貌。
这一期征募的新兵还是五千一军之数,类似的新军每年都要招募两期,也就是一万人。从建安十年开始,今年正好是第三年,算上这一期,一共成军六只,故被人称为新军六部。
六军三万人,全部使用王垕编撰的新式操练法来进行训练。每军共分五校,一校炮兵,一校骑兵,三校步兵。
新军六部装备了最新武器。由于在计划中这是一只用于进攻的军队。炮兵校的大炮以方便携带的迫击炮和步兵炮为主。
迫击炮较几年前精度和射程都提高了不少,但炮弹的威力还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比礼/花弹强一点的程度。但新学院研制出了包括白磷弹、烟雾弹、照明弹在内的多种特种弹药,这让迫击炮的作用提高了不少。
步兵炮则是在不方便移动的巨炮基础上改造出来,除了加了两个轮子能用牲口拉着移动外,射击精度和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不少。这同样是新学院研究出来的成果。
只是王垕给予厚望的雷/汞和火帽暂时还没有头绪,炮弹的威力依然有限。火炮还无法成为主导战场的战争之神。其实王垕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的原理,真正能提高火炮威力的是冶金科学,在他的指导下大汉的科技树已经歪了。
除了火炮训练,炮兵还需要进行最基础的步兵训练,要学会使用长枪、刀盾、手/弩、手榴弹等中近程/武器。
骑兵校的骑兵都是一骑双马的配制,全部都是轻骑兵,便于机动作战,装备有骑枪、马刀、手/弩、手榴弹等常规武器。王垕还和马钧一起设计了一种便于骑兵使用的小炮。这种炮基本就是步兵炮的缩小版,但比迫击炮要大,同样有轮子,使用一匹马就能拖拽。但由于炮架使用了全新的悬挂装置,小炮可以适应较高的移动速度,能够在战场周边机动。同时小炮为了保证射程其炮管较一般的步兵炮还要长,能将炮弹射出一千三四百步,就是寿命较普通的步兵炮要短很多。曹操看后很是满意,根据其能够自由机动的特点将这种小炮命名为自动炮。
这…
王垕觉得很赞。
三校步兵是负责打硬仗的主力。按照战场作用分为使用百刀着重甲的攻坚兵,使用刀盾的近战兵,使用长枪的护卫兵,使用手榴弹的掷弹兵,使用弓和短剑的弓箭兵,另外每校还有一百名装备了新武器火统的火统兵。
只是王垕设计出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火统威力虽然还行,但射程和精度都着实让人无法接受,同时由于工艺的原因经常会发生事故,乃至于有一段时间曹操都看不过去,想要取消这个兵种。
最后还是王垕坚持一定要在新式军队中留下火统兵,他称火统兵才是未来士兵的发展方向。
曹操冷静下来,仔细的回想王垕的说辞,发现火统兵确实有比其他兵种更大的优势。
炮兵属于技术兵种,不识字,不懂数术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炮兵。新军的六校炮兵大部分都来推广教育后乡学毕业的学生。
骑兵需要从小就会骑马,新军的骑兵几乎都来自凉州。
步兵也不好练。一个成熟的弓箭兵至少需要锻炼一年的时间。百刀手、刀盾兵、掷弹手同样需要长时间的锻炼。而由于每个人的天生条件不同,十个人才会出现一个人适合培养成弓箭兵。
同样是远程攻击兵种,火统兵没有任何先天条件的限制,且训练时间短,最短三个月就能形成战力,又没有弓箭手不能持久的弱点,枪管若是太热一泡尿浇上去就行。只要能将火统的产能提高,改善工艺,不再经常炸膛,短时间大量培养火统兵确实能改变战场的格局。
对了,还有就是制造。
一把好弓需要至少三年的制作周期,而虽然火统的产能有限,但却有大规模制造的潜力。
明白这些,曹操转而支持不受人待见的火统兵。
但从近两年曹军东线和袁绍军不断发生的摩擦来看,几只新军并没有比旧军队强上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