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囚徒 第八十章 有四个智力90以上的谋士的感觉(1/2)
(本章真正的章节名:手中有四个智力九十以上的谋士是什么感觉,字数太多了,不让取...)
王垕将他们白衣渡江的计策告知董昭和司马懿,二人惊叹不已。
随后王垕又询问了二人是如何干掉孙轻留下守城的人手。
司马懿为他讲解,原来孙轻、王当由盗匪转职为正规军还是旧习不改,往日间常去乡野间以筹粮的名义强抢百姓。这也就罢了,他们抢了几天发现没人管便将手伸向野王、州两县的士族。
那些强大的士族自不会理睬他们,但规模较小的士族迫于无奈只能送上金银粮草买命,还不到十天,两人就闹得野王县和州县天怒人怨。
司马懿抓住机会,联络了一批野王本地士族,凑了七八百私兵,趁今日孙轻出城,将他留下的两百盗匪全给杀了,还打算诬陷孙轻勾结盗匪,意图劫掠野王。
计划不错,但司马懿没想到朝廷天兵结果了孙轻,再加上他本就是身在袁营心在曹,便顺势献出城池,白送了王垕一个大礼。
至于为什么司马懿会身在袁营心在曹,那就是董昭的功劳了。
董昭在流亡中统领了校事府在河内郡的敌后工作,发展一系列暗桩,其中级别最高者就是野王县令司马懿。他还先后数次向司隶传递重要情报,堪称这次战役中隐蔽战线上最大的功臣。
现在这个功臣就打算再送给王垕一个更大的功劳。
“王将军,孙轻的手下四散而逃,用不了三天,袁尚就会知道身后出了变故。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快,要在袁尚反应过来前抢占州县和怀县,将野王、州、怀这三座背靠沁水的县城连成一条防守链,彻底切断袁尚大军和冀州的联系。不出五日,袁尚大军必将自乱,我军便可轻松拿下这次战役的胜利。”
张辽、曹纯、夏侯楙听了董昭的话大喜。
王垕忧虑道:“我军只有三千,占据三座县城每城便只有一千兵力,如何能抵挡住袁尚大军的反扑?退一步说,就算能抵挡住,又怎么可能完全封锁袁尚和冀州的联系,不让他的大军退去?”
董昭道:“重点不在野王和州县,而是在河内治所怀县。怀县是袁尚屯粮之地,每三日就会为前线送去一批粮草。一旦我军占据怀县,袁尚军缺粮下必会溃败,到时我军尾随掩杀便可将其击败。”
王垕立刻来了兴致,坐下下首的法正却给他泼了一头冷水:“有了去年乌巢旧事,怀县必然有袁尚大量军队驻守,恐不易攻取。”
“然也。”
司马懿替董昭回答道。说到河内本地事物,还是他这个土著更加熟悉:“怀县有袁尚麾下一万精兵驻守,领兵的大将为张顗,十分稳重。”
法正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下一句道:“既如此,便只能出奇策智取了。”
王垕询问道:“如何智取?”
法正站起身,环视众人,抚掌道:“先取州县,再假扮孙轻、王当二贼的溃兵至怀县城下,向张顗直言我军天兵突降轻取二县,要求他收留这些败兵。就算张顗稳重,先派人去侦查情况,也定会得出这些败兵没有说谎的答案,败兵入城后即可趁夜打开城门,则大事可成。”
王垕大喜,这就打算依法正之谋行事。
司马懿有不同打算,正打算开口,就听另一名坐在下首的三十岁上下的文士,也就是徐庶道:“不妥!此策有一个漏洞。”
如果是其他人,以法正那看似好说话其实小肚鸡肠的性子早就反击了,但他与徐庶相处不错,只是淡淡道:“如何这么说?”
经过这段时间的交往,徐庶也知道法正的小毛病,斟酌用词:“如果由我守卫怀县遇到一伙自称是溃兵的前盗匪,难道不会心中起疑吗?就算仅仅是为了怀县的治安,也不会这么轻易就让这些盗匪入城吧?再退一步说,就算入城,难道不需要分辨这些败军,再派人看守吗?”
徐庶说的有理,法正也觉得有些头疼,但他看向司马懿,心下一动,又道:“既如此,可以让司马县令也混在败军之中增加可信度。”
司马懿面色如常,心底却在小本本上记下了法正这个喜欢替他人做安排的家伙,他可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法正也自知语失,又忙道:“当然,也要司马县令同意才好。不过此间确实是司马县令最适合做这件事。”
司马懿这才心底稍微好受一点,打算向王垕作揖说出他的打算。
“小鸭”夏侯楙突然开口道:“将军,法都尉的计策虽好,但也太麻烦了。不如我们攻克州县后裹挟那些败军,直接杀向怀县,说不定那个张顗反应一慢,怀县就让我们拿下了。”
“子林说的似乎有些太简单了。”王垕倒是没想太多,只是单纯觉得小鸭不够靠谱。
董昭却道:“这也是个办法。夏侯都尉此策不错。”
王垕很重视董昭的看法,连忙附和:“既如此,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咳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