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电影是以她为原型的(2/2)
“以后出门,见了他们就躲远点儿,若是再有下次……再有下次就饿你两天不许吃饭!”
这一年,喜儿六岁。
就因为养母的一番话,她学会了隐忍。
等到喜儿七岁时,养母又怀孕了,而这一年,弟弟被人贩子给拐走了。
之后的故事情节几乎与江瑶儿时的回忆如出一辙。
喜儿的养父生病了,喜儿开始跟着爷爷下河捞尸。
后来,有个外地人来这边办事,见她小小年纪就开始跟着爷爷下河了,便问她:“你有没有什么梦想?”
喜儿想了半天,只回了一句。
“我想上学。”
那个男人离开时给喜儿留了五千块钱,也让生活窘迫的杨家有了喘口气的机会。
当然,喜儿并没有上学,而是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妹妹。
而故事的最后却是以悲剧收尾的。
喜儿死了。
死在了她十七岁这年。
死在了她最熟悉的悠悠河里。
当镜头从河里慢慢移到河面上时,漆黑的夜色将河面衬得更为孤寂,也跟故事开头的画面遥相呼应了。
九十分钟的电影,催泪的情节其实有好几处,但江瑶一直没哭。
直到最后一个镜头。
当看到喜儿沉入海底时,她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如果生母没有来找她的话,或许,喜儿的结局也会是她的结局。
沈域将纸巾递到了小姑娘的面前,他一直在等她哭,却没想到她能忍到最后。
见小姑娘一边哭一边擦着眼泪,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将手放在她的脑袋上,温柔地抚了几下。
待她哭够后,他朝她轻声问道。
“想不想去海边?”
江瑶肿着眼睛,点了点头。
*
在去海边的路上,沈域朝身边的小姑娘问道。
“那个给你钱的男人,买断了你的‘故事版权’是吗?”
这句话虽然是疑问句,语气却十足笃定。
沈域何其聪明,这部电影本来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所以,当一对捞尸人将岸边的弃婴捡回家时,他就已经开始怀疑了。
而之后弟弟被拐,养父生病,女主角不得不跟着爷爷下河捞尸,这如此雷同的经历,说是巧合那未免也太巧了。
江瑶承认了。
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喜儿确实是以她为原型的。
【他说,他想将我的故事改编成电影。】
【如果我同意,就可以给我五千块钱。】
五千块钱对当时的江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她没有理由不同意。
沈域其实不太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局,许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是以小姑娘为原型的缘故。
死亡这个词,会让人觉得压抑。
小姑娘本就有心理疾病,这种悲剧式结尾极有可能会影响她的病情。
所以,喜儿的结局……得改。
徐钊,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就在他正为这部电影的成绩高兴之时,他突然接到了一个任务——改结局。
“改什么改!”
“电影都播出了,而且票房和口碑都挺好,这王董的脑子里该不会是进水了吧!”
徐钊虽然名气不大,脾气却不小,他对艺术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偏执,他觉得这部电影以悲剧收尾最抓人心,所以坚决不改。
但最终还是屈服于资本的淫威,向资本低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