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未来的发展计划(一)(2/2)
“在为咱们的未来做准备啊。现在咱们食物虽然还很充足,能支撑很久。而且就算吃光了,超市里,饭店里,包括农场里都有现成的储藏品咱们可以拿,撑个一年半载的没问题。但往远了看,二年,或者三年以后,世界上就不会再有现成的食物了。到时咱们要想填肚子,就得自力更生了。”周东伦把一段话侃侃道来,给范光丽说的相当惊讶。
范光丽没想到这个戴眼镜平时总眯缝着眼的小个子脑子里会想这么长远。
“所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周东伦继续道:“以前这机会可能是升官发财事业有成,但以后,这机会就是实实在在的活下去。咱们以后要想有饭吃,现在就得着手准备了。”
范光丽听得玉眉微蹙,琢磨着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这些事,应该不用咱们考虑吧?以后肯定会有人想到食物问题的。”
“谁想?”周东伦反问。
范光丽被周东伦问住了,她细细想想,食物的问题究竟该谁想呢?上一代人都已经逝去了,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剩下他们这一代青年人,已经没有长辈再会呵护他们,照顾他们,指点他们了,他们的命已经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了,以后的问题不可能有人帮他们想,都要靠他们自己去想!
周东伦叹气道:“咱们正身在祖国,肯定有人会站出来领导咱们。但现在,咱们还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了。轩辕修已经预感到了,未来的整个祖国都会非常的混乱,咱们要想活下去,就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
范光丽明白周东伦的话是什么意思,来这边两年多了,她相当清楚外国人的傲慢和自是高人一等的样字,虽然他们表面上对你很友好很友善,但在心底里,他们或多或少都对非白种人有点歧视的心态,看看那些博物馆里摆着的那些战利品让他们永远都活在过去的强大里。
现在世界大乱了,那些国外的国内的人这种心态很可能会被放大。他们一群大学生要想更好的活下去,与其奢望的求他们,真的不如自己自力更生来的踏实。
见范光丽点头认同了他的看法,周东伦指着笔记本说:“轩辕修的笔记本里有本《农业大全》,里面详细的说到了华国的农业状况。以前我一直不了解华国的农业概况,这几天没事时研究了一下,我发现咱们现在所在的位置相当不错。”
挪鼠标调出魔都所在的四周的地形图,周东伦给范光丽分析:“你看这儿,距离咱们只有不到100英里的外滩下游,包括这片沿海地区,这是魔都西部最发达的种植区,80%的土地都已经被开垦了,一半以上的耕地都可以用来种植谷类作物,还能种马铃薯,这块儿是魔都最重要的马铃薯产区。……再往南的一些县城,是魔都著名的乳牛产区。以后要咱们能在这一带建立大本营,绝对不用担心食物问题了。”
范光丽听的默默点头,对于农业她没有见识,并不能发表什么意见。不过听周东伦说的头头是道,想他应该是有深入研究了的。
“对了,我英文不是很好,这里有一段话看的不是太明白,你帮我翻译一下。”周东伦调出一份文档来,请英文出色的范光丽帮忙翻译。
范光丽搬了张椅子坐到周东伦身边,用手指指着文档上的英文句子,轻轻的念了一遍,然后翻译说:“这是说那些县城的大部分土地土质都比较粘重,一般被用作永久性草地,但这里的草地利用比较集约,在降水多、蒸发少的季节,为了防止破坏草场,一般不进行放牧,而是用谷物和干草对乳牛进行舍饲。后面这一大段是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那些县城乳牛业的发展变化的,没什么实际参考意义。”
周东伦思忖着点了点头。对于那些农业知识,他虽然能听懂,但他知道要实际操作起来就不见得灵了。他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管看多少资料始终都还是门外汉,再怎么研究也逃不开纸上谈兵之嫌。以后要真想建立起成规模的农业基地,他们必须招揽到真正懂农业的人才,最好外滩下游和那些县城那边的农民还有很多还活着,那样他们的后勤就有保证多了。.
PS:大概说一下更新时间吧,我是上班族上班的时间很固定上三天休息三天,平时上班的时候大概是每天两到三章。下班的时候会更多一点三到五章或者更多吧。嗯!就这样新书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