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雨绸缪

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雨绸缪(1/2)

目录
好书推荐: 黑娃的致富之路 天选乐园 墨武藏锋 种田奶爸:女儿别拔咱家的人参了 大梦异界行 我的绝色女邻居 凶萌萌的星际元帅是团傲娇毛绒绒 团宠福宝有空间 唢呐一响,女神跟定我了 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蜀郡,富顺县。

富顺县是个小县,即便是在秦国灭掉蜀国,而中原的战火也没有波及到这里的情况下,此地也只有民户七千,人口不到三万。

过往的百余年里,即便是通向成都的官道之上,也是车马绝迹,行旅稀少。

不过如今不同了,自从信任富顺令到任以来,这里接受了大批从关中而来的移民,如今已经有了户两万,人近十万的规模。

而纪信,也从原来铜印黄绶,秩六百石的县长,一跃而成铜印黑绶,秩千石的县令。

汉承秦制,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以上则称县令。

而在秦人习惯了里坊制,什伍相保的情况下,这两万户的百姓,总共分为四个乡,以及按照十里一亭的传统,设置了若干个亭长和游徼,负责维持治安。

知道这里为何百年过去了,还是人迹罕至吗?

归其原因,在于秦国在边疆的管控范围,仅在道路延伸处的居民区,在此之外,则是盘踞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不知道多少年的野人。

重点,是拥有都江堰的成都平原。

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就是修建在一个大斜坡上的,从邛崃山脚,一直到成都,绵延七十多公里的平原上,海拔高度从一千六百米,下降到五百米。

超过一千米的海拔高差,推动着岷江水覆盖了六千平方公里的灌溉渠,造就了一片被后世称之为天府之国的膏腴之地。

只不过在现在,这个全球处于温暖期的年代里,关中平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府之国。

整个关中平原,西、南、北三个方向都有河流从山区向盆地中心流淌,落差同样超过一千米。

于是形成的水利灌溉面积,达到了惊人的三万六千平方公里!

也就是在这里,孕育出了周这个极度重视农耕的王朝,之后,又有了汉、唐,这两个举世无双的庞大帝国。

至于秦国……

十几年的时间,过于昙花一现了。

但和此时,刘邦萧何等人极度重视关中不同,刘盈心中明白,关中,或者说北方的好日子,其实即将转瞬即逝。

按照刘太公的亲身体验,现如今这几年,初雪一年比一年下的早。

他不知道的是,要不了几十年,此刻还能在关中种植的荔枝,将彻底绝迹。

西汉末年,间冰期降临,不是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就是冬天大雪漫天。

所以,当时的公羊派,就提出了一个理论。

汉皇失德,需要退位让贤。

这其中很著名的,是一个叫做杨恽的人。

他的外公,名叫司马迁,就是写《史记》的太史公。

其实《史记》这本书,司马迁还没有写完的时候,就被封杀了,比如汉武帝的今上本纪,就是从别的章节里拼凑出来的。

所以,后世已经无法知晓,司马迁暗搓搓的究竟喷了汉武多少字……

但唯一能肯定的是,这里面绝对不会有什么歌功颂德之词。

所以司马迁就只能是藏于南山,传于后世了。

但架不住他有个名叫杨敞的好女婿,此人谨小慎微,因此得到霍光赏识,当上了宰相。

上面说的杨恽,正是杨敞之子。

杨恽很喜欢看外公写的《史记》,于是在《我的丞相父亲》的帮助下,他将《史记》拿出来献给了朝廷。

《史记》这个史家之绝唱,才因此得以流传。

但这本是一件好事,没奈何杨恽这个人,子不类父,是个比太史公还要头铁的狠人。

他将间冰期降临的自然灾害,说成了是汉皇失德。

于是整天别的不干,就是议论朝廷,诽谤皇帝,大汉药丸……

所以汉宣帝忍无可忍,直接把他腰斩了。

所以,这就是说他是个狠人的点。

阴阳怪气刘邦算什么?割蛋蛋有什么了不起的?

要骂,就骂整个朝廷,从天子到百官,一个都别想跑!

要切,就直接从腰上切!

只是杀了杨恽一个,对于民间形成的共识来讲,于事无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间冰期,并不会因为死了一个人而就此终结。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王莽代汉。

但还是上面那句,老天爷,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因此,需要未雨绸缪。

刘盈提前百年开始布局,迁关中人口入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打通和南越国的联系,想办法获得那个大名鼎鼎的占城稻。

所谓占城稻,是生长在中南半岛上的一个稻种。

因为当地人耕种技术过于拉跨,水稻无奈之下,只能自强不息,于是自我进化出了早莳、早熟、耐旱等特点。

尤其是耐旱,当间冰期到来之时,干旱也会降临,耐旱这一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是现如今需要循序渐进,先让蜀中平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粮仓,打赢楚汉战争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潜锋 穿越原始之魂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大唐:兵圣驸马爷 绝色生骄 带着机枪去古代 抗战:从成为上海滩大亨开始 重生大虞朝,我自任逍遥 天下长宁 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