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将星熠熠(下)(2/2)
总之,这一路之上,张知彰等政工干部一刻也没闲着,他们就像是传销导师一样孜孜不倦的给大元府帅军的将士灌输着韩擎让他们灌输的东西。
其实——
不仅大元帅府军的将士有这种“照顾”,事实上,所有来京师接受封赏和整编的军队都有政工干部接应和灌输韩擎想让他们知道的东西。
来到京师,张知彰等政工干部将大元帅府军带到了青城寨附近的一块营地,并帮他们安定下来——两三万大军,整整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全部安顿好。
然后,张知彰等政工干部告诫大元帅府军的将士,现在先不要出营,因为这里不只他们一军驻扎——在他们四周已经有好几支军队驻扎了,其中一支人口最多的,据说有十二万人马,那是濮州王善部的人马,乱走动容易产生摩擦、械斗,进而为受到严重的处罚。
安营扎寨完毕,张知彰立即派两个政工干部分别前去通知兵部和户部的官吏过来对大元帅府军的将士进行登记造册,并开始询问其志向。
在这个过程当中,张知彰就已经与陈淬沟通,让他将有意当兵和无意当兵的人分开,只等三日后那些不愿继续当兵的人各自确认了之后,便会将那些不愿继续当兵的人直接带离军营,由工部的人接手安置。
而在登记造册的过程当中,普通士卒都会得十元纸币(各种数额的纸币都有,还有各种额度的铜子,加一起共十元)的安置费,军官会得三十到三百元不等的安置费。
同时,张知彰等政工干部会告诉领钱的将士,这钱是摄政王补给他们的军饷,并明确告诉他们这钱是从擎受元年(本该是赵谌即位时颁布的年号,但因为一直未稳定,也没有人重视赵谌那个傀儡皇帝,故而最近才定下来的)开始补的,之前的朝廷就不管了。
一听到“擎受”这个年号,长个脑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都不用去费心揣测。
而张知彰等政工干部此举,说穿了,这就是在告诉这些将士,你们的军饷是摄政王发的,跟赵宋没有半毛钱关系。
韩擎此举,吃相未免有些太过难看。
可一向注重实惠的韩擎,哪能管得了这些,他必须得让将士们知道,他们的军饷到底是谁给的。
发放完军饷,张知彰等政工干部会再次提醒领完安置费的将士,等他们轮休的时候,他们可以拿纸币去青城寨中的钱庄兑换成份量十足的金银币,也可以用这些纸币去青城寨中消费,那里有勾栏、瓦舍、青楼、妓营、赌坊、酒馆等玩乐之处以及各种商品买卖之所。
张知彰等政工干部又特别交代他们,一定不能惹事,因为青城寨中有亲卫右军驻扎,谁敢惹事,将直接当场诛杀,谁都救不了。
害怕这些莽夫不知道轻重,张知彰等政工干部还特意带他们去看了看青城寨四门上挂着的头颅,告诉他们,这就是之前闹事之人的头颅。
不提张知彰等政工干部怎么循循善诱大元帅府军的将士,使其初步接触中军的纪律。
只说安顿好大元帅府军的将士之后,兵部立即给陈淬等高级军官(副将以上的军官)各发放了一身崭新的军服,而陈淬还单独得了一把佩刀——这把佩刀是新任兵部尚书方琼亲自代韩擎交到陈淬手上的,并告诉陈淬他可以带此刀去见韩擎。
(如今,兵部至关重要,而吕好问又冥顽不灵总想着让韩擎忠于赵谌,时常在韩擎耳边呱噪,韩擎遂将原兵部尚书、历史上的抗金名将、不久前率兵来勤王的方琼提拔为兵部尚书,而吕好问则被韩擎挂了起来,不仅吕好问,孙傅、李若水、胡舜陟等忠于赵宋的人最近全都被韩擎陆续给挂起来了,剥夺了他们的实权。)
这柄佩刀上有“韩擎增”三字。
此刀陈淬认识,宗泽和中护都军都统王琼身上各有一把一模一样的。
宗泽对陈淬说:“此刀为‘擎刀’,又名‘军人魂’,乃荣耀象征,非大将、摄政王亲信不可得。”
方琼代韩擎给陈淬赐了擎刀之后,对陈淬等军官说:“接下来一段时日,高级将领将护卫摄政王左右,摄政王会亲授你等统兵之法。”
待陈淬换好衣服,方琼亲自引着陈淬和一半大元帅府的军官去觐见韩擎——剩下的一半军官暂时统制大元帅府军,明日再去觐见韩擎。
方琼带领陈淬等人刚进入汴梁城,就一个兵部的小吏找来,道:“禀报相公,朱相公(南护都军军政委朱梦说)遣人来说,韩世忠相公已亲带韩家军前军到刘家寺了,请相公前去刘家寺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