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2/2)
换个人或许不认为王纯悟够朋友。
但做为半个社会学家、半个心理学家,张新认为钱一定要分给王纯悟,否则会有各种意料之外的麻烦。
比如遇到同行竟争,虽说中间有王小林这根纽带存在,但如果张新一毛不拔,别人又给的多,王纯悟肯定浑身难受。
反之,张新也给,虽然只给10%。
考虑水果根本不值几个钱,加上有王小林的意义在,即使别人比张新多给3~5%,王纯悟大概率会认为无所谓。
想着一口气把事办成,休息一晚,又做许多功课后。
张新第二天在下水街找到王直海,请他给各个海上走私小船东递消息,广收水果。
产地水果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运费,考虑到海上风险,以及其它因素,张新把南洋所产水果分成三类定价。
像菠萝蜜、榴莲这类皮厚糖份多的水果,定价每百斤30文。
这其中7文是水果价值,运费是23文。
青香焦、青菠萝、青芒果、释迦、莲雾等等这些定价28文每百斤。
其中6文是水果价值,运费是22文。
还有其它水果,包括甘蔗,皆不会超过28文每百斤,加上进口税10%,平均下来每百斤成本不超过30文。
仔细看这些定价,这是张新昨晚算过又算,想过又想后,通宵到半夜的决定。
即要考虑农夫种植意愿,又要考虑跑船有钱赚,还要确保自己能够暴利,同时让未来的酿酒竞争对手存有一点点薄利。
这四个问题分开讲。
一,果农意愿。
先确定目标,即要让他们有钱赚,又不能让他们赚太多。
以一家五口一年到头能吃八成饱为标准。
这里问题比较复杂,又很重要,多扯一点。
去年十月收购八百多亩甘蔗,田间收购价是每百斤10文,共支付给地主五百两银。
五除八。
平均到一亩地产出毛利0.6两银,去除种植成本、纳税成本,每亩地纯收入约0.25两银,也就是250文。
四亩可赚一两银。
看着收入还可以,但这是大明的情况,还要考虑到两广山多地少,白银持续流入贬值等问题。
后世常用办法,通胀2%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或许是天佑万历,他在位期间白银从倭国和西班牙持续流入。
无意中制造货币通胀。
但在1632年,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发生针对大明人的屠杀之后,这种情况嘎然而止。
同时,倭国不在往大明运送白银。
1639年西班牙人被阴国人和荷兰人打到无船可用,白银进入通缩,接着1644年大明亡。
扯远,张新想说的是,大明地主四亩地可以赚一两白银,但其他农民不行,这其中原因三四千字不能描述其中要义。
所以给他们定每百斤6文价格,相比去年采购的10文每百斤甘蔗,便宜几乎一半。
看似打压,其实不全是,甚至可以反过来说,这是引流,引导大明百姓出海种植农产品。
因为它处物价低,地价低,生活成本低,地多人少等等特点。
所以,别看价格便宜,只要肯卖力气,反而可以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