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宿州苦寻刘湘灵(1/2)
李宁并未将真实身份告知于李贺,只说是京兆人,“五谷粮铺”之少东家。他随后又捐了很多书籍供这些孩童读书。
李宁不表明身份也是有原因的,李贺是郑王(李渊叔父李亮)后裔,宗室王孙,比李宁大了三辈,和皇帝李适同一个辈分。他总不能称李适为曾叔祖吧。
李贺这一脉早就没落,不过如今家境还算殷实,他父亲李晋肃现在任代州雁门县令,尚有些官俸。
当天李宁又带着王式、裴盼、白居易和一些护卫,乘着顾少连准备的官船,沿着洛水入黄河,从郑州荥阳板渚走通济渠南下。
临行前,河中节度使郑元派了一名校尉名叫谭云和六位士兵前去保护,正好在渡口截下李宁。
李宁私自偷跑,南下洛阳,袁滋的手下急忙报于郑元,这才有了此事。
除王式外,李宁原本还带了十名护卫,不过在潼关时被扣下了四人,跟他去河中的只有六人。
李宁所幸带上了河中的士兵一起去了江淮,如今他已共有十四名护卫,不遇上叛乱,自保定是无虞。
李宁倒也没有故意隐瞒行程,不让他父亲李淳知晓。他在河中筹集了九万石粮食,又在洛阳筹集了十万石粮食,解了李淳燃眉之急。
李宁想来,父亲李淳也不会急着让他回去。所以他便沿着京杭运河一路南下了,分别在郑州和宋州停歇了一晚,汴州只是短暂经停。
出宋州后,李宁还在运河上遇到了淮南节度使王锷的运粮之船,这十五万石粮食真是来得及时,正好救急。
在路上,白居易真诚邀请李宁道为:“多谢公子一路相送,行至符离想来,天色已晚。我家就在运河以北三里,不如今夜前去休整一番。”
李宁想着,有了淮南这批粮食,京师应能还能坚持一月。今日天色确实已晚,加上白居易盛情邀约,他便答应前去做客。
白居易在符离的庄子也很大,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他原本出生于郑州新郑县,在那里渡过了童年时光,后来为躲避战乱才跟随父亲寄居符离乡下。他在此渡过了少年时期。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当过宋州司户参军,接着升任徐州彭城县令。他因坚守徐州,拒李纳有功,又升任从五品徐州别驾。
符离此地,北有离山,盛产苻草,乃是一片土地肥沃的草原。贞元三年(公元788年),十六岁的白居易送别友人后,习诗作出了千古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
正是这年,白居易父亲白季庚任期已满,升任大理少卿、衢州别驾,正要回京师述职。他便跟随父亲来到长安,凭借此诗得当世名儒顾况赞赏,成了神童。
李宁登堂拜母后,还在白家和白居易、白行简兄弟吃了一顿匆忙准备的好酒好菜。
饭桌上,白居易极力劝酒,自己喝了不少,眼神时不时地望向窗外。李宁仍从他那副郁郁寡欢的表情中看出,他肯定有心事。
李宁便想了法子,起身拉着白行简道:“行简兄,我酒水饮得颇多,你同我如厕。”
白行简正夹着一块鸡肉欲食,只好回道:“出门西走,过一道门南走至尽头处就是。”
李宁说道:“我初来乍到,府上之路不熟,况且夜色漆黑,你陪我去吧。”说完接拉起白行简走了。
路上白行简笑着说:“李小公子难不成怕走夜路?”
李宁反驳道:“我可不怕黑,叫你出来是有事相问。你兄长似是有心事,闷闷不乐,只顾饮酒。”
白行简疑惑道:“有吗?我怎没看出?今日兄长还说要举家搬迁,并无不妥。”
李宁也有点拿不准了,心想:“或许他只是要搬离故土,有所不舍吧。”、
这时白行简突然明白道:“我知道了,今日兄长从阿母处出来,便向我询问湘灵姊之事,定是为此。”
李宁这才想起他们来白家的路上时,白居易曾在一户人家处不停观望。原来是在看他的初恋情人:刘湘灵。
原来这位名唤刘湘灵的姑娘是白居易少年时期的邻居。她清纯动人、活泼可爱,深深地吸引了白居易。
白居易还为刘湘灵,特意写了一首名为《邻女》的诗赞美。
娉婷十五胜天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