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帝王贪财敛天下(1/2)
皇帝李适收复了顽固藩镇、打败了宿敌吐蕃,又降服了番邦诸国,顿时觉得自己是中兴明主、盛世贤君。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终于在李适的手中实现了中兴,这让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他无比的高兴,成就感爆棚。
此时的唐朝已经从“安史之乱”彻底缓过来了,政治安稳,军事恢复,经济复苏。
政治上先后有崔祐甫、杨炎、萧复、刘从一、姜公辅、卢翰、张延赏、韩滉、崔造、柳浑、李泌、董晋、赵憬、陆贽、贾耽、卢迈、崔损、赵宗儒、郑余庆、齐抗等一众名人能士先后为相。
军事上经历“泾原兵变”和“奉天之难”,后来平定“二帝四王之乱”。数次抵抗吐蕃入侵,签订“清水会盟”、“平凉劫盟”。大举扩充神策军,由万余人增至十万余人,成为大唐军事主力。
经济上先后实行两税法、除陌税、茶税等税收,使得朝廷国库逐渐充盈。
李适在位时期对经济极为看重,可以说得上尤为爱财。
他钱财的热爱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平定安史之乱到后来的削藩,朝廷军队每每都因钱财不足而束手束脚、难尽全功。
代宗皇帝(李适之父)命宰相刘晏改革盐铁制度。朝廷这才获取了一定的钱财,艰难地平定了“安史之乱”。肃代二位皇帝整日为钱财发愁的深刻教训,让皇帝李适明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李适一登基就紧抓财政,根据宰相杨炎、常衮、刘晏、韩滉等大臣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以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制和一切杂役、杂税。
可以说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它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又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使封建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同时保证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两税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各种各捐杂税,使得农民卸下就沉重负担,而且还扩大了税源,规定世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
世家、贵族、官僚拥有大量土地,可以收缴大量赋税。但这些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不能明着反抗拍板“两税法”的皇帝李适,但也暗中做了不少抗议举措。
杨炎这一“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本就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他原是奸相元载的旧党,当上宰相后独揽大权,任人为亲,只凭个人喜怒办事,敌视曾经处置元载一案的刘晏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