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乌桓邑落(1/2)
“好一个‘以煌煌华夏为基以大汉健儿为墙’,好一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场的诸人中,陶升对自己这个族弟最为了解,李羽也见过陶应几次高谈阔论,故而听了陶应的这番话后虽觉立意清晰,但也并不甚奇。唯有韩当第一次听到陶应如此激昂地演说,心中称奇,大声称赞应和。
“韩兄也觉得当是如此么?”
“这是自然,任一个大汉健儿都当作如是想。”韩当回答得斩钉截铁。
“韩君身手了得,又是辽西本地人,若是投军,至少可以捞个队率当当,就没有考虑一二?”身位刺史主簿的李羽倒是时刻为公,出言询问道。
“初听典农部募兵时,我也没在意。后来县中开始募兵,也前去看过几次,只听说县中百姓对此次募兵多有诟病。我料想我闲云野鹤惯了,也不耐军中规矩繁多,便没起那个心思。”
“哦?县中百姓却是因何对此次募兵多有诟病?”
“听说是给士卒的安家费,非是纯给制钱,而是钱谷相杂。”
“这也是常例,又因何不满?”
“若是给的好谷子也罢了,据说不是那回事。我等黔首百姓自愿投军,也多是希望给家人留些钱财。现今家人只得些陈粟烂谷,你说能满意么?”
“竟有此事?为何无人向郡中州中告举?”
“黔首百姓哪愿意惹那些事情上身,大不了不挣这份卖命钱罢了。再说了主持这募兵之事的不就是郡县属官么?”
“这……!怪不得辽西一地募兵数额一直不高,原来还有此等猫腻。彼辈视国法律令如无物,我回蓟县后必当上报使君彻查此事,给辽西百姓一个交代。”
李羽拳头紧握,在空中虚击数下,显然被此等事情刺激得不轻。
而陶应却知道,阳光下必然会滋生黑暗。他们一路行来,所见的募兵处大都疲赖不堪,虚应故事,只有在土垠遇到程普这样一个勤于为公的兵曹掾。这还能说是官吏的日常懈怠,但此次募兵涉及到数额不小的士卒安家费。以一个士卒三万钱来计算,一百个士卒就有三百万钱,实在不是小数目,有人因此而上下其手,那就也不足为奇了。
这年头官官相隐更是常例,他们在令支待了两天,在公孙度府中也没见有什么人提过这事。若非是韩当这样率性自如的人,并且和陶应等人混的比较熟,才会毫不避忌地捅破了这个篓子。
但既然有人捅破了篓子,那此事怕就不能善了。陶谦到任之后,一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防备边患上,或许正是他的这个态度,让人忽略了刺史真正的职责是监察诸郡吏治。这次有人胆敢在陶谦最为看重的备边募兵事宜上做手脚,又干犯律法,怕是要被拿来杀鸡儆猴了。
“李君且莫置气,我等还是以完成辽西乌桓之事为主,说不定等我等回到蓟县,辽西从事已经查知此事上报与族父大人处置。”
“也对,辽西从事素来崇法家之学,若是知道有此等事情,必不能与之善罢甘休。”
因着在堡寨前的遭遇和辽西募兵的糟心事,大家都没了谈兴,一路沉默无言,埋头赶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