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公孙伯圭(2/2)
当然,抛开对公孙瓒的固有认识,如今的辽西郡上计掾只是略引人注目一些罢了。陶应知道对方出身世族,他的一个族弟公孙范还在刺史府中任职,而他的年纪比自己大上几乎一辈。这样一个世族子弟是没有可能被自己一个半大孩子引为所用的,所以陶应也没有刻意结交他的意思。
他如今正在想着饮宴结束后的事情,因为他刚才在城内街道两旁围观刺史车驾的人群中,发现了孙康的身影。
要说孙康为何会突然出现在阳乐城,其实是在陶谦刚刚到达幽州之后,便将陶升派了出去,让他以私人的身份游走在郡县之间,查探民情。
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好处,便是明面上的刺史车驾与暗中的陶升一行所见所闻能够互相印证,以此来发现陶谦所看到的郡县状况是否真实,是否是郡县长官粉饰出来而想让刺史看到的。
由于陶谦巡州是首先往幽州的西边而去,陶升一行便反其道而行之,先往幽州东边各郡行走。如今孙康出现在了这个地方,若不是陶升他们都在,便是留他在此地等待自己。
等到饮宴结束回到客舍时,与孙康相熟的扈从便把他带了进来。一问之下,方才得知陶升在十多天前便到了阳乐,在这里待了几天后,继续往昌黎去了。孙康正是被留在了此间,向即将到来的陶谦报告动向。
孙康向他诉说了他们暗中查访各郡县的情形。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完全是井井有序,总有些地方的秩序会被一些强大而又无法被抑制的力量所破坏。地方官府的施政能力强弱,决定了地方上的秩序如何。
在听了几件风闻的违法乱纪事情后,陶应便对这些事情失去了兴趣,转而问起了他们穿过辽西那七百里路时的经历。
孙康说起那段路上经历时,显然便兴致高昂了许多,虽然言辞已然不是十分便给,但描绘的那段旅途,依然要比陶应跟着刺史车驾行经时来的有趣得多。
陶升一行六人出了临渝后,也尝试着请求在汉人的堡寨中借住。因着他们人数不多,又都带着中原口音,堡寨中的族群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因着他们一行都带着刀弓,堡寨中的人们也是时刻保持警惕,安排他们在一个角落的屋舍,并吩咐他们夜间切莫出门。
这样的做法不是无的放矢,在这片七百里的土地间,时刻保持警惕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谁都不知道进入堡寨的几个带着兵器的人会不会是盗匪的内应,小心总无过错。一个放松警惕导致整个堡寨毁于一旦的悲惨例子并不是没有。
所以陶升一行只是在白天和堡寨里的汉人闲聊了一番。他们想打听如同这样的堡寨一共有多少,但这个问题显然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堡寨里的汉人只是告诉他们有很多,但具体多少,恐怕没有谁能够数清楚。
如此往复,在拜访了几个汉人堡寨后,他们便失去了如此做的兴趣。转而去探访这片沃土之上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族群,那,便是乌桓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