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姜老而辣(1/2)
“非战之时,州中并不常设兵士,若是州伯欲要常设部伍,恐怕不好向朝中交代。”
韩太守这一番话说完,堂内霎时间便冷清了下来。
正在一群郡吏们纷纷念想着捐点钱或许能博个功名时,正在陶应沾沾自喜以为得计时,韩乘想的却是如何自己不担干系,无情指出了州兵之议中最为致命但却被众人所忽略的马脚。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刘良跪伏在地,头上冷汗直冒。而敬陪末座的陶应,脸色也不比刘良好到哪儿去。
反观本应处在风暴中心的陶谦,倒神色如常,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只见陶谦轻捋长须,慢条斯理地向一众从事们问道:“诸君,如何看?”
仿佛受到了陶谦这种不紧不慢的态度影响,原本神情尴尬的诸位从事也冷静了下来,仔细分析着韩太守的论调。
“回禀刺史,鲜卑之患关系幽州全境安危,但韩太守所言之事亦不得不防,当三思而后行。”
最先发言的治中从事刘舒发表了一通看似思虑全面,但细想之下言之无物的言论。对此,陶谦不予置评,只是轻轻颔首,继续看像其他从事。
“回禀刺史,选练州兵一事本为解决诸边郡之武备,我以为,不妨将涿郡、广阳等地之枭卒分别置于上谷、代郡、辽西等郡。如此,则不受朝廷制度所限。”
第二个发言的别驾从事卢敏倒是提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办法,可以避免了被朝廷问责。但若如卢敏所提议,内郡郡兵分配到边郡后,指挥权和粮草供应都会成为问题,而选练州兵组成机动力量以应不时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了。故而,这个建议也没能得到陶谦的评价。
“回禀刺史,鲜卑之患乃是要务,朝廷制度亦要遵循,然则鲜卑近年来屡屡入寇,岂可因朝廷制度而无所作为。我以为当立即上书朝中分说此事,一方面早做准备,一旦朝中准允,便立刻实施。”
第三个发言的主簿李羽倒是立场坚定,坚决维护陶谦的既定方针,只是提出了先奏后做,避免朝廷问责的次序。李羽的屁股坐得很稳,所提之议也堪称中允,但照他这样做,万一朝中不予批准,那此事也就黄掉了。显然,这也不是陶谦期望中的方法。
“回禀刺史,我从州兵之日常粮秣供应之事上,倒是想到了一些看法,不知当不当说。”
第四个发言的簿曹从事孙宪,并没有直接回答陶谦的问话,反而从粮秣供应上提出了反问。
对此,陶谦倒是浑不在意,反而饶有兴趣地回道:“但说无妨。”
“若是选练州兵,无论将之放在沿边诸郡,还是单独成营,都绕不开粮秣供应一事。若是将之分置于沿边诸郡,若有战事虽可协防,但平日里之粮秣供给,亦会对沿边诸郡造成额外的负担。若是将之单独成营,则更需考虑日常粮秣供给一事,州中士民愿意捐资助国,固然能解一时之忧,但终非长久之计。若是常设数千州兵,光是人吃马嚼,怕都要将州中吃得山穷水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