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六十八章 施济乡里

第六十八章 施济乡里(1/2)

目录
好书推荐: 豪也是一种生活 将军不只会通马桶 麦杰克与黑白书局 今天也要守护你 常理不存在的轮回 重生之黑铁的荣耀 军事承包商 浮世之怒 无限传奇之机械师 民工的艺术人生

从正月一日的元日到正月七日的人日,这七日间,乃是中华民族全民欢庆的时刻。

富奢的人家日日里饮宴不断,就连平日菜碗里难见油光的贫寒人家也会提前备上点荤腥让孩子们高兴高兴。

在这样一个欢庆的时刻,济阳陶氏作为济阳首屈一指的大族,自然也会做些扶助孤寡,赈济贫寒的善事。

按说这些琐碎的事情自然不用陶应这个支脉子弟去做,不过陶应参加了几次族中饮宴后,对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也厌烦了,便主动请缨跟随着族中长辈一起前去。

而自从元日前饮宴与陶应颇为相得的陶升,也陪同着陶应一起去里坊间走走。

带领着陶氏子弟前往坊间的是陶氏本宗的一个族叔陶荥。他自然知晓陶应和陶升是丹阳和内黄两支的优秀子弟,见他俩对此有兴趣,便只是在一旁指点,让两人放手施为。

每当陶应敲开一户户破落的人家,从车上搬下一小袋米粮,一小条豖肉交到这些孤寡老叟、贫寒妇孺时,回报他的都是发自肺腑的感激。

虽然,这些米粮和肉食并不多,但对于贫寒的人家却是雪中送炭,能够帮助他们度过这天寒地冻的时日。人们满口称赞陶氏祖宗有德,必将兴盛万代云云。

陶应从施济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两件事。

一是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相当巨大。如陶氏这般的宗族世家,田连阡陌,婢仆无数,一日花用之数足够小户人家一年的吃食。而很多贫寒之家,却柴门稀疏,屋无片瓦,每日所食不过米汤麦粥罢了。

二是对于慈善的理解。明白了为何后世许多人热衷于慈善事业,姑且不论这些人是否真心投身慈善。但当他将米粮交予人手之时,那些真诚的、热烈的、发自肺腑的感激,让他觉得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而这种感觉真的会让人上瘾。

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令人愉悦的。当车上的米粮快要分发殆尽时,陶应敲了敲位于里坊角落里的一处紧闭柴扉。

等待了许久,院中没有人回应。从柴门的缝隙望进去,小院内积雪很厚,显见得很久没有人打扫。

正当陶应以为没人,准备离开时,身后的陶荥却诧异道:“冯瘸子家中已经没了亲戚,平日里性子又古怪,不喜与人交往,这是上了哪儿去?”

陶家人在路上驻留的动静惊动了邻里,有邻里道:“已经好几日没见着冯瘸子了,这天寒地冻的,也不知他跑哪儿去了,枉费陶君白跑一遭。”

陶升闻言,打量了一下柴扉,也从柴扉的缝隙里往里探看了一下,随后问道:“这位兄台,不知你最后见着冯瘸子是何时?”

那位乡邻想了一想道:“腊月二十五吧,冯瘸子来我家借米粮。我本想借个一斗半斗的,可我才回屋里,我家娘子就抱怨这几日喝的粥都稀得见底了,大过年的可怎么过,待我出屋时,冯瘸子就不见了。哎!谁也不易啊,倒是让陶君见笑了。”

“之后就再没见过他?昨日元日里也没见过么?”

“恩,的确未曾见过,倒是也怪,平日里冯瘸子不常出门,大过年的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陶升再度跑回门扉前里里外外打量了一番,又推了推柴扉,回身道:“族叔,此门外侧并未上锁,且是从门里上了门闩,且院中积雪深厚,雪上并无足印。”

“喔?按升郎所言,冯瘸子并未出门,那为何唤门不应。”陶荥此时也反应了过来,面现犹疑地问道。

“怕是出了什么变故吧!”陶升眉头皱起,又对那邻里说道:“这位乡邻,事急从权,你且做个见证。”

说完,也不待回应,退后两步,往前一个前冲跨步,蹬腿跃往墙头,攀住栅墙一个借力翻身,便稳稳落在了院中。

正当门外几人张口结舌看着陶升翻墙而过时,陶升已经跑到门边,抽出门闩,拉开了院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割鹿记 逍遥庶子 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 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枪火余烬 大明:穿越朱祁钰,带领大明走向日不落 绝色生骄 天下长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