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十八章 尾八声(1/2)
从五月二十八日写下第一章,历时一个半月,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而这只是表面的,心里其实比起笔时更为忐忑不安。因为即使到这里为止,也还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这个不是结局的结局是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完全打破了固有的思路。
固有?是的,现在再来回顾起初写这部作品的动机,真的有些好笑,那就是把二姐当成了一个媒婆,故而也就有许多*人物与*事件围绕她展开,于是也便有了这样一部书名。但进入第二章,思路就开始变化了,总觉得那会流于浮浅,与这个淳厚朴实的小村庄有些格格不入。再加上,那样的生活见闻并不多,类似的文字避之惟恐不及,脑子里缺乏这样的素材,只是图个哗众取宠就是了。于是方向大变,也便有了这些行文和构思大相径庭的文字。
至于结局,也颇费了一些思量。开始,大脑里还没有明确的结局,待写到后半部时,才想到应该让毓秀这一人物为救巧云孤注一掷,待到巧云返城后在妈妈的坟前自杀。但这样的结果太残酷,不只伤了读者,也怕伤害了我自己。故而有了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模模糊糊的、不是结局的结局。不只毓秀,其他两个女孩子也都有几种选择。巧云可以返城,从此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对卫建国是不公的,直到巧秀离开秀水村了,才想到还是让她回到卫建国身边。但这一生也只能像现在所能看到的了。至于春妮,只是爱情的牺牲品,但这种牺牲值不值得,有待读者自己去思索。
每个人都会有几种可能的结局,但结局必须符合时代的特征,也就很难完美。边写边想的过程中,也就慢慢流向了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结尾,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又不得不尔。何况,即使如此,还是加入了诸多个人的情感,原本现实的东西,涂抹着浪漫的色调。
从最后一章的安排读者也能意识到,应该还有一个完满的结尾,那就是毓秀、巧云、春妮三家人的相聚。这种貌似欢乐的相聚却又必然是苦涩的,所以,也就省去没写,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她们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相见?相见之后会怎样?还会找到原先的感觉吗?这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前面几章中已暗示了不少。原本留下的人物形象几近完美,但也只是人物形象而已,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完美的东西。在这种思想干扰下,这次相聚就成了一页空白,而代之以的是现在所能看到的这些不伦不类的后话。
不管怎么说,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可能取代生活;生活毕竟是生活,容不得联想与想象。于是,写小说时考虑到了现实的合理性;写现实时考虑到了小说的可读性,这样虚虚实实一路走来,难免磕磕绊绊,甚至前后矛盾之处颇多,望读者体谅则个。
以粗浅的文笔讲述并不熟悉的故事,这本身就带着一定的风险,也正是这种风险压迫着自己几次要搁笔,同样还是这种风险强迫自己以更快的速度走下去。我在无奈中选择了后者,当终于可以撂笔之时,我为这样的选择而深感欣慰。我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与喜欢这部作品的读者有关。是他们的评论督促我不能就此止步,停下就是犯罪。犯罪感让自己积蓄了力量,坚定了信念。或许走得歪歪扭扭,但还是到了终点。谈不上成绩,但精神可嘉;没有功劳,还剩下点苦劳。有困难爬过来了总比趴下要好一些,至少,我自己以为如此。
在写作过程中,很少回头看一看,不是不想,而是没有充裕的时间。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大的框架松动了,人物形象不连贯,前后情节有瑕疵,这些,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了;但为了还能写下去,也就坚持着不过分受它的影响。不管怎么着,能一口气写完,总比半途而废强一些。不精致,欠文采,少趣味,这些都可以在闲下来的时间里慢慢修改,不断完善,正是在这条思路的指引下,为这部小说就此打了一个结,这个结虽然不够牢靠,但足以勉强维持些时日。
许多文友询问这样不间断地写是不是很累。写得过程倒没觉得,而且,乐趣多多,直到快结束的时候,感觉有一点了。如果不是这种心理作祟,或许文字还会多一些。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的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可以说,在精神的付出方面,确实如此。前面写得轻松,结尾写的沉重。这里说得轻松或沉重仅指写得是否得心应手,而不是内容。
说到这里倒使我想起上半部分随三麻子那一段,可以说是流着泪写成的,但成文的过程很轻松。后半部分写毓秀等三个女孩子的欢乐,轻松的就不只是写作过程,还有心理上的。但到结尾的时候就颇费了些周折。很遗憾,没有给她们找到美好的出路,因为连我自己也看不到她们的出路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