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一衣之恩(2/2)
赵铮话锋一转道:“更况且,今日是郑王寿辰,你在王府门口闹出人命,这不是有损郑王殿下的清誉和福寿吗?在王府大门口喧哗,这要是郑王在内里听到的,也不大好吧?”
提到李从嘉,皇甫继勋终于神情一动,虽然忿忿不平,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有些人啊,不外是些小事,却还要斤斤盘算,有损心胸啊!”赵铮转身看着韩熙载,笑问道:“韩学士,你说是吗?”
韩熙载噤若寒蝉,此时现在,被打脸的不只是皇甫继勋一人,尚有他。没有挺身而出维护门客,反倒是宋国使臣脱手,更反衬他不仁义了,丢人啊!
“诸位,告辞了!”赵铮抱拳拱手,环视南唐达官显贵,准备脱离。
樊叔清急遽脱下赵铮那件已经湿透的外衣,双手送上,老实道:“多谢赵少卿,你的衣衫弄湿弄脏了,实在歉仄。”
樊叔清的衣服被火烧之后,多有破损,已然衣不蔽体,赵铮笑道:“你先穿着吧!”
“这……”樊叔清似乎有些欠盛情思。
赵铮转头望见皇甫继勋那恶狠狠的眼神,心想着自己脱离之后,只怕他满腹怨气就要洒在这书生身上了。
“你且穿着,转头资助洗净晾干,亲自送到礼宾院来,记着了,这可是我大宋天子陛下钦赐本官的袍服,万不行有损坏!倘若某人蓄意破损御赐之物……”赵铮转身看着李从善笑道:“韩王,到时候你可要帮本官追查哦,否则陛下震怒……”
今日赵铮穿的是便装,确实是赵匡胤派人准备好的,说御赐委曲也算。再把李从善拉进来,就是想让他来压制皇甫继勋,暂时保全樊叔清的清静。
“赵少卿说的是!”李从善也是无奈,但通常上升到两国天子和邦交的田地,就是原则性问题,纰漏不得。
赵铮很潇洒地走了,李从善很无奈地走了,韩熙载很汗颜地走了,皇甫继勋则是怒气冲发。岑寂下来想想,适才的行为确实欠妥当,效果或许也欠好,可若是别人阻拦也就而已,为什么偏偏是赵铮?
皇甫继勋不会认为赵铮脱手是尊重生命,而认定他是居心要和自己对着干,居心让自己不痛快。
既然你让我不痛快,那我也让你不顺心,赵铮与皇甫继勋的积怨更深了。
皇甫继勋临走时狠狠看了一眼樊叔清,他很想将这个书生暴打一顿,可瞧见韩王李从善的神色之后,只好生生忍住了,将满腹怨恨全部算在赵铮头上。
樊叔清没有畏惧,他是一个正直方正的书生,颇有傲骨,骨子里并不畏惧权贵。相反他心里只有失望,对唐国的失望。看着赵铮离去的背影,他心中多有谢谢,这位大宋使臣不仅文采飞扬,同样也是个热心善良之人,至少比南唐那些所谓的仁义之士强得多。
披在身上的外衣湿漉漉的,在初秋的夜晚有些发冷,但他心里却格外温暖。正是这件衣服救了他的命,保证了他的清静,也给了他希望。‘
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樊叔清深以为然。今日一衣之恩,来日肯定厚报,脱离王府的那一刻,他对天起誓。
冲突竣事,王府门口为难的王侯将相们散开,各自回家了。王府的大门打开了,郑王李从嘉并不知适才之事,他在湖边发了好一会呆,急遽出来往钟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