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宰辅 > 第五十二章 李从嘉

第五十二章 李从嘉(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小农民到市委书记:艳色官途 办公室诱惑:情迷美女总监 权少宠妻N次方:豪门独占 女部长的绝色宠男:背后高人 绝色猎手 领导爱上我:我的美女局长 白月光永不投降 美女县长要潜我:官戒 都市:我在垃圾堆里被封神了! 农门辣妻:嫁个壮汉好生娃

大船顺江而下,速度很快,几日后便到了湖口,也就是后世的九/江四周,因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于此而得名。{首发}

水波滔滔,浩浩汤汤,风物秀美,十分壮观。

不外赵铮之所以关注湖口,并非为了看风物,乃是因为此地有大量南唐水军驻扎。

从战略上而言,湖口是金陵在长江上游的一道屏障。唯有在湖口守住长江水面,不至于让敌方雄师顺江而下,才气确保国都金陵平安无事。

这是多次实战后获得的教训,东汉末年,三国争霸,吴主孙权在建业(金陵),周瑜则经常驻守柴桑,正是今日的湖口。

以致后世的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与曾国藩之间的水军征战,湖口的得失对战局变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未来大宋想要征伐南唐,湖口水军必是强敌,这是赵普特意嘱咐过的,因此赵铮有特别注意。

南唐水军的营寨没看到,可是战船却泛起了,因为宋军船只泛起,南唐例行派出战船来监视。

虽说是出使南唐,但这一路上,赵铮的座船都是靠着北岸航行的。南唐战船前来也只是远远的监视,没有靠近,更不会进攻。

大宋与南唐以长江为界,凭证后世划分国界的尺度术语来讲,是以长江主航道中心线来划分的。大宋船只靠着北侧航向,南唐基础没有干预干与的理由。

就现在而言,南唐水军照旧很审慎,看看对方战船的阵型,以及反映速度,便知不行小觑。

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其水军主将林仁肇,临走时赵匡胤特意提及此人。

当年周世宗柴荣带着他征讨淮南,寿州久攻不下。此时周军在正阳建起一座浮桥,只要过河,就能扼守南唐援军的进攻蹊径。

效果,这个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敢死士,船载薪柴牧草,乘风纵火,欲焚毁浮桥。不意,风向转变,倒霉火攻,周军上将张永德乘隙抨击,南唐军大北。

危急时刻,林仁肇单枪匹马,认真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乐成阻止了周军的追击。

正阳桥一战,林仁肇一战成名,深受南唐国主李璟器重,也给赵匡胤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嘱咐赵铮注意此人,也不知道此番在金陵能不能见到?

两岸青山飞速掠过,船只顺利过了湖口,不久之后就到了安庆、池州,到了当涂四周。正好是黎明之时,赵铮特意站在船头,注视着江边的一座小石山默默入迷。

那里就是采石矶,与岳阳城陵矶,金陵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台甫矶。采石矶就更为特殊了,向来北朝征伐南朝,进攻金陵,渡江之处多数选在采石。

此处江水平缓,渡江确实有便利之处。只要在长江南岸站稳脚跟,距离金陵城也就不远了。

重生而来的赵铮知道,历史上宋灭南唐,曾在采石矶的江面上架起一座浮桥。

但现在,看着眼前浩浩汤汤的江水,赵铮有些难以置信,依附这个时代的技术,真的能做到吗?

过了采石矶,金陵已经在望,赵铮穿着起大宋鸿胪少卿的官服,站在船头喊道:“南唐,我来了!”

……

七月初,夏日炎炎,但在湿润的金陵,倒也不是格外炎热,尤其是一场夜雨后的清晨,更多了几分凉爽。

郑王府的花园,湖面上碧绿的莲叶随风摆动,一朵朵荷花映日而红,幽香远远飘来,沁人心脾。

一阵阵清脆的琵琶声从湖边的柳树下传来,曲风婉转,悦耳动听,着实美妙。

柳荫之下,端坐着一位少妇,一袭粉色纱衣随晨风而飘动,雍容间又多了几分灵动。少妇如葱般的芊芊玉指在琴弦上不停拨动,怀中的琵琶十分精巧,不外尾端却有一丝焦痕,却并不影响雅观,反而变得价值千金。

湖边走来一位年轻男子,远远便笑道:“娥皇,你的琵琶武艺是越发精湛了,看来父皇将烧槽琵琶赏给你是对了。”

琴声戛然而止,少妇停手抬头,绝美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笑意,轻声道:“正因如此,才要多加训练。父皇的寿诞快到了,我想到时候用烧槽琵琶演奏,为父皇贺寿!”

“嗯,挺好的,以你的琴艺没有问题!”

说话之人正是南唐六皇子,郑王李从嘉和他的王妃周娥皇,一对文艺范的小伉俪。

“对了!”李从嘉问道:“霓裳羽衣舞的残谱已经找到了,你增补的如何了?”

周娥皇道:“究竟残损之处颇多,想要完全还原并不容易,我起劲而为,希望能在父皇寿诞之前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为她们建了个国 一秒一士兵,从被贬开始御统诸天!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 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 华夏风骨 雍正往事 再见了,赵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