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到家(1/2)
经过转了两趟火车,再转了两次班车,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洪炎终于踏上了家乡的土地。
这是凌霄县——一个在南海边上四线城市辖下的小县,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并未享受到太多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随着国家国力的强盛,似乎变革的浪潮开始涌向这里。县城常住人口仅三十万,辖24个乡镇,总人口约120万。因小镇地理偏远,离青云市需45分钟车程,加上无特色产业,所以城镇发展程度一般,属地广人稀的类型。
洪炎的家并不在凌霄县城,而在距此大概三十分钟车程的云顶村。
云顶村并不靠海,俗话说靠海吃海靠山吃山,所以云顶村靠着村集体的连绵数座山林,家家户户种植的荔枝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洪炎到家的时候父母并不在家,荔枝成熟季将至,需要做采摘前的准备工作,况且他也没提前通知父母什么时候回家,他把行李放下后就出门朝着自家的荔枝林走去。
“老头子,今年咱家的荔枝长势还真不错。”一位中年妇女边倒着水边向旁边的大叔说道
“长势确实不错,不过估计也卖不上什么价。”大叔边接过大妈递过来的水边回道
“也是,咱家的荔枝长势不错,别人家的荔枝也长势不错,况且今年是丰收年,市场价肯定比往年还低。”大妈幽幽的说道,满脸都是惆怅。
“那也没办法,咱家全年收入就指望这几十颗的荔枝树占大头,现在只希望能卖的出去就好。”大叔喝了一口水,摘下戴在头上的草帽扇了扇风。
荔枝的成熟也有淡旺年,这取决于环境、气候、雨水等诸多因素。高产年时价格低迷,低产年时价格即上涨,这正是所谓的物依稀为贵。
高产的时候市场上荔枝饱和,收购商手头资源充沛,因为收购价低,所以可选择的果农也多,因此也会出现果农卖不出水果的情况,除非愿意以更低的价格出售。
不过许多果农宁愿水果烂在树上也不愿意出售,不然售价还不够人工成本。
大叔想了想又说道:“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吧,还好今年炎儿就毕业了,以前就指望这些荔枝给孩子交学费,现在少了这项支出,咱也能轻松不少。”
老伴提起孩子,大妈一脸欣慰,说道:“炎儿真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也懂事的让人心疼,这几年也是苦了孩子。等这收获季过去了,咱俩再去工地打打零工,给孩子存点老婆本,等他找到一份好工作,尽早让他和凛儿那丫头成婚,这样我们也能早点抱孙子了,哈哈。”
大妈口中的凛儿全名叫周凛儿,洪炎邻居家的姑娘,今年19岁,在省里读大一。
周凛儿父亲叫周树生,原本是外来户,当年上山下乡时分配到这里的知青,后来娶了周凛儿的母亲就定居在此。
周树生刚来的时候才18岁,在林场工作了几年,后来乡里办了小学就转到学校任教师。那时候文化人少,周树生高二的学历已经算乡里数一数二的文化人,乡里缺老师就叫他去了,并娶了凛儿的母亲。
七八年前因为周树生的知识水平已跟不上时代,被内部清退,从此也就跟着洪炎父母去打打零工。
周树生来到这里之后吃了不少苦,得亏洪炎的父母一次次出手帮衬,洪家和周家的情谊也是从一次次的交集中奠定的。
再后来周凛儿出生,双方父母喜上眉梢,直接给定了娃娃亲。
提到周凛儿,洪炎父亲欢喜异常,人是乖巧又懂事。洪炎是独生子,他去上学之后家里平常显得冷清,还好凛儿时常到洪家走动,不仅照顾二老,也帮忙做点家务或农活。
“儿子有和你说什么时候回来吗?”炎父开心的问道
话音刚落,炎母正想回答,只听身后传来一阵叫声。
“爸、妈,我回来了。”
二老转身一瞧,惊喜连连,这不正是自己大半年未见的儿子吗?
快赶两步迎了上去,二老是左看看右摸摸,大半年未见,儿子的变化还真大。
之前洪炎瘦的像竹竿,今天一看,不仅长高了,还变的非常强壮,差点让人认不出来。
“什么时候到的?”炎母看着儿子开心的问道
“刚到,这不,放下行李就来找爸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