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礼政(2)(1/2)
且以西学与时文相较,则时文重而西学轻也。上之所重,下必有甚焉者矣。
上之所轻,下必有不屑为者矣。若夫胡曾诸巨公皆少年登第,扬弃八股敲门砖,重研精于经济之学,故能身世加民,立功不朽,是科第以人材重,非人材从八股出也。是以时文不废,则实学不兴;西学不重,则奇才不出。必以重时文者,而移之于重西学,俾人人知所趋向,鼓舞而振兴之,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况向时发逆回苗,皆乌合之众,非比日本泰西训练控制之师。使移胡曾诸公于今日,亦必考究西法,乃足御外侮耳。至如广方言馆同文馆虽罗致英才,聘师教习要,亦不外只学言语文字,若夫天文、舆地、算学、化学,直不外粗习皮毛而已。
他如水师武备学堂,仅设于通商口岸,为数无多,且皆未能悉照西法认真学习,不如科甲之重。良以上不重之,故下亦欠好。世家子弟皆不屑就,恒招募窭人子,下及舆台贱役之子弟,入充学生。况督理非人教习凑数。专精研习,曾无一生,何得有良好之士,成很是之才耶?呜呼!亚洲之事亟矣!强邻窥探,祸殃方萌,安可拘守成法哉?
附录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
三代以来,民俗敦庞。学校之士无不考究实学,故大学首章言治国平天下之道,即以致知格物为本。降而唐宋渐尚词章,而实学不讲。至今更专尚制艺,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将毕生有之精神,尽消磨于时文试帖之中。舍是,不遑涉猎,髫龄就学,皓首无成者,比比然也。西国儒士无不考究格致之学。吾试以各国之考究格致,因而盛衰者简陋言之。查西方各国,以希腊国向为文治之邦,于格致之学,考究最先。各国之从学者甚众,是以各国之讲学家莫不郑而重之,曰:希腊之学。
迨唐宋间回回国最为强盛。其所以强盛之由,亦因考究格致之学。所致埃及、土耳其等国皆往从学,亦可谓一时之盛。及至日久,专尚虚文,不能实是求是,学业渐衰,国势因亦不振。此由强而弱、由大而小者,皆学与不学之明证也。
至欧罗巴洲之普法英等国,以今日视之,可谓既富且强,为海上大邦。
而考究格致之学,尤推独步。然迹其弱小之初,则有大谬否则者。盖当日之德王常言:以天下之聪一两,即可抵书院之智慧一吨。又法都尝有儒士,因事下囹圄,佥以其醒目格致之学,请贷其罪。而法王谓其无用,终不允行。
其轻视格致之学如此。此二国者,其前如彼,厥后如此。一旦憬然自悟,翻然改计,广设书院,使人皆以格致为事。其故不重可思耶?英国前亦不以格致为意,近百年来改易辙,字斟句酌,诚以天地五行之产,俱从格致中得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