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纠结写信内容的腹稿(1/1)
时至今日,我才发现,大部分产生坏的结果,追根究底,很大原因都在于当初自己没有勇气尝试。以前摔倒了,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有,就大哭一场;没有,就乖乖爬起来。长大了摔倒了,也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有,就赶紧爬起来;没有,就坐在一边小声哭一会儿。眼泪,在人前属于奢侈品。
好不容易从邮递员的手上拿到邮票,准备好信纸之后的几天,我却不似之前般的急切之情,迟迟不敢动笔,一方面是自己想要告诉父母的事情太多,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自己最近的学业成绩、两年来身体长高乐之后的模样、村子里近期发生的事情等等。但是,又担心自己写的太多,爸爸妈妈也不一定有时间看。每次打过来的电话,都是听他们再说的多,爸爸妈妈听我说的很少,常常只说了几分钟,就匆匆挂断了电话,有时候挂断了,其实还在通话中。他们每回都说自己忙,没多少休息的时间,嘱咐我好好学习,照看好爷爷奶奶。我,不想因为自己再给他们增加感情负担,更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了。
再小些的时候,自己在学认字的时候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拼出来,语文老师不会判我错。爸妈的文化水平有限,他们那个年代,山村里少有孩子能有念完小学的机会,大多小学没念完都在家里帮工,年纪稍微大些,就到城市里打工。离乡背井的人,不知道心酸是什么味道。他们没尝过,或者说,他们那一辈的人一直都在尝着。
我在心里默默地打写信内容的腹稿,遇到自己不会写的字词,查字典查出来,害怕生字晦涩难懂,就在生字词的旁边加上括号,括号里写上自己的方言注解,那时候我总埋怨字典里的解释太难懂,太难让没文化的人懂,往往生字注解里还需要注解的字。实在担心爸妈看到后,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写的是什么。一直想着就进到了一个死胡同,心里越想越钻牛角尖。
山村的学校不似现在城里有各种兴趣班和培训课,读书的娃儿下课之后的时间都会帮忙家里大人干点儿活,放羊、牵牛、割猪草,劈柴、晒谷、刨玉米,各种各样的农活像极了田野间孩子的杂耍游戏。
再有时间,我就自己看点书。当时的书不分三六九等,基本都是外头捐赠来的旧书。有很多破旧的小说和读本,残破不全的书页,脱节的辅助教材题目汇总,偶尔遇到几本看起来比较新的书,也大多是文言文类的,大体上这类书捐赠者不爱看,比较幸运的是有次遇到一本写过批注和注解的古文短篇,大体上还是过得去的。
久而久之,班上的同学对教室里的读书借阅一角也生出了些许期待,偶尔书里夹杂着书签,那本读物就会被同学追捧好几天。
看古文时间一久,所以后来的识字量会比同龄人多一些,也愿意多看一些古体书籍。爸妈算不上半个文化人,但好歹读到了小学毕业,识字大体上没什么问题。只不过方言说惯了的人,摆谱看普通话读信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别扭,所以和爸妈在一起,普通话老是说着说着变调混杂着土方言,搞得现在和父母打电话,朋友听到也是哭笑不得。
我故意找出一张柴火房里点火用的一张旧报纸,小心地铺平开来,用两个大木箱子紧紧夹在一起,尽可能地铺平它,准备用它来折成一个另类的信封。
为了防止爷爷奶奶不小心把两个木头箱子移开,我特意从院子外门的门槛上拖进来两块大青石头压在箱子上。奶奶力气不大,想必搬不下来,有过两天,皱报纸应该就会平整一些了。我心满意足地回到房间,准备写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