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官渡前夕(1/2)
建安七年,二月初。
刃心接受沮授的建议,按照原计划和吕玲绮兵分两路分别向徐州和兖州进军。
八月下旬,吕玲绮以三万军与孙权的十万军一起对徐州进行前后夹击。
刃心这边差不多达成他出征之前的预想,除了高顺,这一次随军成功带上了沮授,田丰,李儒这些谋士。
此次出军,刃心领中军,共六万人,沮授领后军,两万人,高顺领前军负责冲锋陷阵,共三万人。
九月中旬,刃心进军黎阳,高顺率部当先进攻白马,以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保障刃心这边的主力渡河。
而这一路上,刃心也不禁想到了另外一个细节。
这个以史为鉴,以史为鉴的人,实际上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吧。
毕竟在三国时代来自未来的人不止是他一个人,灭,幽,白,这三人姑且不说。
就连其他还没有见过面的神秘对手,对方也应该清楚这段三国历史的走向才对。
那么这样一来,在敌我双方都对三国这段历史了解的情况下。
刃心势力,曹操势力,孙权势力,刘备势力,各自都在“以史为鉴”的情况下。
那还真的是有“以史为鉴”这一回事吗?
事情的结局最终又会如何发展?
刃心所认为的优势,其实并不存在。
这一点,也正是之前沮授的提醒,令他猛然惊觉了这一点。
事实上,早在他这边派人发檄文准备讨伐曹操的时候,占据先机的已经不是刃心,而是曹操。
如同历史上一样,没有什么问题的防守再度被使用出来。
曹操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以牵制刃心,巩固右翼,防止刃心从东面袭击许都。
自己则亲自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刃心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阻挡刃心从正面进攻。
另一边,也不忘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这些部署都没有问题,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这种部署无论是放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令刃心一时之间难以轻易的将其击溃。
曹操考虑到了刃心兵多己方兵少的问题,刃心有十余万大军,曹操却只有不到三万,这几乎是刃心面对白时的情况,且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刃心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刃心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方便。
这样一来,刃心的可能性也就只有赌在两方面了。
一是期望吕玲绮那边能够连同孙权一起迅速攻陷徐州,从而令达成吕玲绮之前与刃心一起合围兖州的战略构想。
二则是要赌一个与历史上不同的结果,袁绍没有听沮授田丰的话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么如果这一次,刃心听从了二人的建议,还会输吗?
这样的事情很难说,不是刃心不相信沮授和田丰,而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如同他所明白,这一刻不止是刃心有史为鉴,其他人也是同样。
因而,这一刻的刃心,除了通过书信往来策反曹操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接下来更多的还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出现。
不过这一次不同于历史上官渡之战的地方还是有不少的。
这一刻曹操不止是单纯要防守刃心的主要进攻,还有吕玲绮和孙权对于徐州的威胁。
历史上官渡之战徐州的不安定因素是因为之前在官渡之战前夕,叛乱徐州的是刘备,所以很轻易便被曹操率部迅速击破,平定这个战前的隐患。
这一次这个不安定的因素根本就没有出现,刘备已经到了益州的汉中地带。
曹操现在面对的是刃心和连同孙权对于徐州和兖州的同时发难,这样的局势。
即使是曹孟德,却又如何破解呢?
他手下的人员根本就是不够的,曹操方能作为统帅之才的,不外乎曹操一人。
可能无论是刃心还是吕玲绮都未必是曹操的对手,这一点刃心不得不承认。
只是曹操只有一个,刃心和吕玲绮却是两个人,面对兖州和徐州的同时进攻。
曹营里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曹操这样独当一面的人呢?
如果单说能打的武将,刃心这里也是要多少有多少,可如同曹操关羽这样的领兵人物是不好找出来的。
也就是这个时候,刃心唯一没有料想道的事情发生了。
这差不多是刷新了刃心整个“三观”的事情。
那就是,当军中传来的战报,高顺白马遭遇战中对战的武将依然是关羽的时候。
那才是令此刻稳坐于军帐中的刃心吓了一跳。
“什么?高顺将军败给了关羽?”
飞马来报的一句话,却是令刃心不由的立时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在刃心的印象中,高顺打过的败仗是屈指可数的。
尤其是在这三年间几乎没有什么败绩的高顺,这一刻突然打了败仗,不由令刃心吃了一惊。
此刻吕玲绮并不在刃心的身边,陈宫也还在冀州本部,军营之中依然还有不少人,却还是令刃心立时觉得不安起来。
“高顺将军现在怎么样了?”
打输了就打输了,打不了下次找机会赢回来,刃心担心的还是高顺落得一个和颜良一样的下场。
“高顺将军并无大碍,兵败之后,正在延津整军据守。”
闻言之后,刃心这才虚惊一场。
随后则是刃心也反应了过来。
“关羽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