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266)苏家有女初长成(2/2)
至少日后有了孩子,孩子上学方便,不用辛苦。
只不过大丰村是真的穷,十里八乡最穷的一个村,嫁过去之后,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不过邻村的女同志也没急着拒绝说亲的媒婆,再等等看,好下定决心。
***
一个星期后,已是二月底。
为了加快修建水电站的进程,年初八已经开始开工。
苏欣也没闲着,安排开学事宜,采购文具、学习用品、入夏的校服等等。
招生通告刚贴出去,就有不少学生前来报名,因为上学期成绩排名影响,招生率大大提高。
招收的学生,显然比之前多了一半!
现在还没有学区房一说,也并不是按区域分配学校,大丰村希望小学,也算不上抢镇上的学生资源。
因为附近乡镇,原本就只有大丰镇小学一所。
现在多了一所小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镇小学的教学压力,附近没书读的孩子,也重新有了选择。
而且经过一学期的考量,家长们对大丰村希望小学也抱有信心。
1987年,三月初,开学季。
学生比之前足足多了一半,两百多人直接变成近五百人。人数太多,照顾不过来,已不能两个年级放一个班上课。
育红班,一到六年级,起码要有五六个老师!
他们只有四个,哪怕让他们上自习,轮流上课累的不仅是老师,还耽误学生。
苏欣百般焦急下,终于等来好消息。
有两名年轻人愿意下乡教书,一男一女年纪二十五六,拥有两三年的教学经验。
苏欣那天可是高兴,提前安排收拾好宿舍欢迎两人到来。
她不禁想起,当初她去大丰镇实习的时候,老师们也是这样欢迎她,可见八十年代的师资力量有多紧缺。
当两位老师到达学校的时候,莫家兄弟还有苏沫、珊珊也同时到了大丰村。
学校开学,因为师生变多,热闹不少。
寒假期间苏欣已事先做好安排,所以刚开学也不至于匆忙,甚至还有时间腾出来为新工厂招工做宣传。
其实不用宣传,招工的事已传的沸沸扬扬。
光是招聘的人数,就让他们震撼——一百个人,一个月70元工资,一年光发工资也要八万多!
若不是新工厂的老板是苏欣,大家对其知根知底,一定很害怕老板付不起工资,让他们白干,然后逃跑。
八十、九十年代,找份工作都不容易。
忽然有一份工作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岂会不珍惜。
除开学生,大丰村一半的乡亲都来了,剩余的因为年纪太小、亦或是太老无法应聘,但就是这般也足足有一两百人。
不仅是本村的村民,就连附近村子的年轻人也赶来应聘。
一月工资70元,福利待遇都不错,听说后续还会提高工作。不用离家太远,就能找到一份工作,谁也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可问题来了,应聘的人有三四百,奈何只招聘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