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苏东坡’是哪块坡(2/2)
制成孔丘和山洞。
供后人看到一丝祖先故迹。
只可惜,人们往往去园林只是‘白相’的。
这附近就有不少脖子纤细,脑袋大大的太湖石,因此,只要敲断那细细的脖子,那大头就会碎裂下来。
二人就用绳子绑住了这样的大头石头,和竹子一起,带上了石丘。
而后把绳子的一头系上一块小石头,扔过松树的歪脖子,如此,就把大头石吊了起来。
在把竹子的一头放下面,依靠重力,来砸裂竹子。
这种方法,虽只有发明了绳子的丝族人才会用,但对其石头会砸痛脚的感受,却是不知多少亿年前就有的。
等竹子砸开后,再用石刀开片就容易了。
这样就得到了很多竹条。
当然,这样的竹条,需要去掉竹节内部的横片,还需要手工磨制一下毛刺,若在楚地,这可以用烧红的石头去烫。
但想要在野地取到野火,极难,就如那竹第被雷打中起火后,即便之后没第二个天雷,阿咦想从宙思的雷电中去抢到那一丝火种都不太可能,等她赶到那里,那火多半已经灭了。
而若要周边的野地里能长时间起火这种机会,有可能立即碰到,有可能十年都碰不到,甚至在这细雨绵绵的地区,也许一百年都碰不到。
等不得。
因此,这些毛刺只能在石头上磨掉了。
这当然是非常费力的。
为此,为了火种,阿咦在每次雷雨后,阿咦都要去那避雷石丘,去看周围。
她没看到野火,却再次看到了竹第被阳光照在了田字水泽中的影子。
本来,若是单纯照在湖塘里,阿咦虽有可能觉得影子很神奇,但或许不会发现什么,可是田字的湖塘,却让呆在山上很久的阿咦,明显发现那影子的移动可以用来记录太阳的移动。
“咦?”
阿咦又惊奇了。
之后的几天,并未下雨,可阿咦却到了池唐边,就在那片斗过咢龙的东坡上,观察起这艮竹竿的影子来。
这块东坡,因苏地已被阿咦确认,因而,这无疑就是那一块苏东坡了。
被夕阳照红后,都很像一块红烧肉。
为此,姑苏后来就有一道名菜,叫作:东坡肉。
可想而知,在东坡上,阿咦借着竹竿映在水里的影子,看的其实就是太阳的光线变化。
为此,她总是咦咦个不停。
张静涛见了,却完全不去打扰她,只让柴圈和柴妹守着她,自己却带着哈丝狼扩展主洞,磨制竹第,寻找食物,按照阿咦的要求,存在那边不算太高的泥坡中,还挖了笋,存在那些竹子间的泥地里,尽管这笋其实不能存的,它们是会长成竹子的,那样就不能吃了。
可张静涛不管,他只照着阿咦说的作。
如此,阿咦居然只在苏东坡上,磨制竹第,编织东西,其余什么都不管了。
只在雨天的时候,才和张静涛一起干些重活,不知她到底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