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最后的营地(中)(1/2)
北山关就这样一条道,穿关而过,另一头是南关村出村就是往武乡县,当年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此地。
第二天,等5人组成员了解了地形地势后,就把百户所的人全放了,当然把所有刀枪全收走了,让李卫部分为2队,分别在北山关和5公里外的南关村口设路卡,许进不许出。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李卫部13人,有点成军的味道了,还练习了打靶及手雷的使用,一人一马分为2个小队,一队由李卫带队,听从好玉林指挥。二队由原二道湾堡小旗林阿毛担任领队,听从朱康指挥。
李卫队7人,配置对讲机一台,武装带七条,手雷14枚,雁翎腰刀各一把,望远镜一副,头盔7顶,95式半自动步枪一支,弹5发,由李卫分配给队员。
林阿毛队6人,跟李卫队配置一样。
我们在这里5天了,听老魏说,道路已经整修到一个叫分水岭的小村,那个村地面平整,有一个开阔地,明天就把营地往前迁移到分水岭,这样挖机不必每天开着来回了,浪费柴油,现在柴油不够用。
张恒一每天带领一支小队3人组跟着挖机警戒开路,也是来回跑,林学启带领二组负责营地警戒,女人们每天早上就是收取穿越福利,各种物资分别归类,物资很杂,几乎样样全有,张天乐说了,“每一样现代东西,全是宝,不能扔掉,那怕是一个破了的塑料袋,因为加热融化后可做成密封圈等,替代我们没有的橡胶,关建林车上全是宝。”
原因是这车还没有最后完工,他把工具全留在了车上,而这些都可以复制的,电动的工具很全。
费见深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一整套钻头,板牙,以后可当工具钢用,想想啊。如果没有这些,切削铁器钢材用什么来切?
还有大大小小的螺丝螺母,钢的,不锈钢的全有,最小3毫米,最大22,一把游标卡尺也是很宝贵的,还有一样重要东西是阀门,现在收集到的全是小阀门,关建林车上有一个大的截止阀 ,大约是2寸的,不过是坏的,当时被当成了压石使用,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坏了就修,当然这些以后都可是做,可在起步阶段有了这些就省力多了。”
张天乐又道:“总算在孙国涛的车上找到蚊帐,这个很重要,现在是5月份,晚上还很冷,可到了7月就知道,如果没有蚊帐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当然大家睡车上没事,如果睡在外面大帐篷里就不行了,现在有了现代的蚊帐,松了口气,还能把蚊帐做成各种防蚊虫的面罩,到了盛夏不光是蚊子,还有各种苍蝇,对,是各种,明朝这些蚊虫是很多的,多的让你怀疑人生。”
第6天了,大家排排队上路了,前往分水岭,路面经过拓宽后车队很顺利到达了这个小村庄,就是山凹中一大块平地,这小村也就7户人家,车队也就不去管他们,扎营就是,挖机又一次上路拓宽路面,其实真要修一条路还要挖出排水沟,还要考虑加固路面被雨水冲唰后的塌方,可现在挖机主要是拓宽,就靠着山崖一边挖,挖出路面有3米左右就成,张恒一负责用卷尺量,在路的边边上不时插一根小木棍,表示车轮要在小木棍内是安全的,只要大车能通过就成,根本就不管别的。
在这个小山村里又等了3天,等来了那个北山关的百户,被李卫部拦下,许进不许出,也就是从武乡进不拦,反之则拦住,没什么好说的,请回!这也是5人组商定后决定的,就怕有人通风报信,免的又会有杀伤。
又是一个6天,路通了,前面好像不用挖了,出大山了,大家又一次排排队上路了,很快,中午时分就来到了一个叫孟楼沟的地方,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总算到达了一块平地,其实这是一块山中的盆地,面积大点而已,傍晚时分到了涌泉村,扎营休息。
张天乐躺在床上嚷嚷着道:“明朝开大卡车,挖机开道,想想也很刺激的,好在接下去的路,全在河边走,碰到有过不去的地方挖几下就成,不用像前面这样每天不停地挖,呵呵!”
费见深在电脑上看着几张以前下载的地图回道:“估计还的走10天才能到达黎城,进黎城的路也不好走,黎城四面环山,通往长治的路又有浊章河挡着,还不知道有没有桥,如果只有渡船的话,只能架桥了,对了,明天还得过武乡县,那可是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可如今的武乡败破不堪,当年八路军进驻时,哪里只是一个村落样子。”
第二天,大家跟往常一样,也习惯了,快要2个月了,每天就是赶路中,路况还好,虽然坑洼不平,中午时分就赶到了西河底村,距武乡只有10里,有人在手台中说道,要不我们学一下八路军,在武乡发展算了。
张天乐马上说道:“武乡发展不开,平原地太小,当年八路军只是设立总部,不是发展生产,而我们要一个安定环境,能发展工业的地方,黎城是个好是方,距长治近,而长治现在就有许多明朝的炼铁工坊。”
经过武乡时,大家全趴在窗口往外看,林家嘉说道:“这就是八路军总部呆的地方?”大家全哈哈笑,这叫闻名不如一见。
过了武乡后就又要进入大山了,好在是沿着河流走,说是河流,其实就是两山中间的山谷汇成溪流,水量大,河面宽,此时因降雨少,河床中露出许多沙包跟石头。
公元1643年5月30日,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听到前锋在手台喊道:“我们到达辛安泉镇了,这一路走来,不容易啊,我们总算要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