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忠奸难辨(上)(1/2)
见隆裕太后没有说话,奕匡又说道:“现在北洋军正在陆续南下增援,此时万不可动袁世凯一根毫『毛』,不然,军心一旦动摇,南方局势就不可收拾了。所以,现在不论端锦说得是真是假,朝廷都不能信以为真,如果这电报上的消息走漏风声,迫不得已也只好借端锦的人头安抚北洋军,就当他是在造谣中伤。”
“庆王,你这说得是什么话?”小恭王溥伟质问道。
“什么话?实在话!”奕匡哼了哼。
“构陷忠良!你这是亡国的话!”溥伟斥责道,面向隆裕叩首,一字一句的说道:“太后,奴才以为,拍发电报之人乃是真正的朝廷忠臣,该赏不该杀。所谓‘国难见忠臣’,如此危急局面之中,朝廷万不可冷了忠臣之心。”溥伟急忙奏道。
“忠臣那也得分时候。现在这种时候,有的人看上去是朝廷的忠臣,开口闭口的江山社稷,可实际上呢,就是不折不扣的『奸』臣!”奕匡话里有话。[]1908远东狂人51
“庆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当着太后的面,你仔细说说,到底谁是『奸』臣?”溥伟瞪着奕匡呵问。
“闭嘴!斗嘴也得看地方!摄政王,你说呢?”隆裕制止了两位王爷的争吵,目光一转,盯着载沣问道。
“此事关系重大,而且奴才现在心神震『荡』,实在不敢置喙。唯请太后圣断。”载沣谁也不敢得罪,那电报让他那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情绪又激『荡』起来,光绪是他嫡亲哥哥,虽说从小抱入皇宫抚养,兄弟俩见面的次数扳着指头都能算清楚,但这并不能隔绝他们的兄弟之情,前几天传闻光绪死得蹊跷,载沣不是没有怀疑过,此时那电报拍来,更是让他心痛如绞。
“你们呢?”隆裕望着其他人,但所有人都垂下头去,没敢说话。其实此刻众人心中多半都认为不排除光绪被人毒死的可能,至于是不是袁世凯干的,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宫闱秘闻,旁人确实不可随便『插』嘴,而且,偏偏有人要在这上头做文章,那么自己还是站得远远的为好,免得遭了池鱼之殃。
众人都不是傻子,皇帝和太后一前一后接连死去,这种怪事千古未闻,有心人也曾查过,结果发现光绪确实死得非常突然,再联系到慈禧太后死前不仅将袁世凯的后台奕匡派去监督陵寝工程,还将由段祺瑞指挥的北洋第六镇调往外地,这两项举措已很清楚的说明了袁世凯当时岌岌可危的境地,万一光绪不死,出来亲政的话,他袁世凯除了逃亡外国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保住项上人头?
此外,上个月还有传言,说有人打算拥立庆王的儿子载振做皇帝,那时候皇帝和太后还没死呢,至于传言中的“有人”,除了袁世凯还能是谁?
打个颠倒想想。如果自己是袁世凯。会(未完待续,)怎么样?逃走?显然不合袁世凯地『性』格。当年朝鲜开化党事变。面对气势汹汹地朝鲜叛军和日本卫队。他小小营务处会办袁世凯没跑。带着几百人硬是将局面扳了过来。今天他袁世凯拥兵数万。门生故旧遍天下。又怎会抛弃一切做丧家之犬?袁世凯治兵生杀果决。人说他是枭雄。这话没错。既是枭雄。那就会破釜沉舟。
何况。袁世凯代表地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袁氏家族。而是一个势力错综复杂地北洋集团。如果从李鸿章时代算起地话。这个集团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政局近四十年。太多地人依附在这个团体中。靠这个团体攫取利益。他们地利益早已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鸿章死后。袁世凯就成了他们地精神领袖。如果这个领袖倒下。北洋团体地利益也会遭到损害。谁能保证下一个倒下地不是他们中地某人?谁能保证倒袁只是朝廷地目地。而不是手段?
换句明白一点地话来说:即使袁世凯无心谋害光绪。他手下地这帮北洋干将也绝不会坐视光绪重新掌权!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袁世凯上位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地!
光绪一死。幼主继位。得到好处最多地是谁?还不是那个北洋集团?还不是他袁世凯?载沣和溥伟说要拿办他。可朝廷顾忌着他手里地北洋军。却真不敢轻易动他。现在革命军兴。朝廷反而还得重用他。到时他振臂一呼。谁又能挡得住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