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挥军北上(2/2)
在报请中央批准后,胡卫东先将队伍里不适合战斗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部门官兵复员,前者转到苏区政府事情或是留下务农,后者则凭证其小我私家特点和队伍需要招进三大学校中的某个举行“深造”,两者合计两万多人。之后胡卫东再从队伍里抽出五千多苏区当地的指战员,加上伤势未愈不能随主力的近两万人组成了闽赣粤独立师,以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陈潭秋担任政府主席,再加上早就决议留下的法院院长何胡子,应该可以保证未来苏区不再泛起肃反扩大化的悲剧。
胡卫东这样部署自有他的原理,按理说红十五军主力北上,应该可以将**大队伍引走,但既然老蒋能在日寇步步进逼之下还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谁又能够保证他不会来个“剿匪必先断根”呢?所以胡卫东便将队伍里军事能力最强的谭震林留了下来,这样就算**进攻苏区,轻易也拿不下来,只要坚持到抗战发作,苏区就算保住了。至于将陈潭秋留下,则是想起他历史上死在新疆一事,胡卫东希望以此制止这个悲剧
1935年5月4日,红十五军的主力九万多人以及三大学校的数万年轻学员在福建崇安县宣誓北上,并使用大功率电台对全中国明码发报,呼吁海内各局势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引起了很大的惊动,红色党“反蒋抗日”的口号也比历史上更早地酿成了“逼蒋抗日”,但老蒋却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对红色党的态度转变视而不见,并严令镇压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免滋扰他的“剿匪”大计
崇安县已经是昔日闽浙赣苏区的土地,早在红十五军誓师之前,正在这一带打游击的“闽北独立师”就赶来会师了,胡卫东自然绝不客套地将其收编了,并让将人数只剩一千多人的“闽北独立师”扩充为八千多人的一个旅,红十五军的实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增强
更令胡卫东惊喜的是,当初闽北苏区的兵工厂居然还在,这个兵工厂虽然只有干部职工三百余人,但技术与设备条件不俗,居然能够生产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地雷和子弹,必须说明的是,子弹是生产而不是复装,这意义可就大了,而且该厂产能也相当大,每月能够生产种种枪1000余支,制作炸弹、地雷10000多枚,生产手榴弹3000多颗,枪弹15万发
注1:也即是3万发动兵,加上凌驾十万的“解放战士”、几千陆续收拢来的老红军和当初在赣西战役前后扩红获得的两三万人,经由历次战斗的损失,现在的总军力约在12万人左右,尚有两万多可能痊愈归队的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