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艺不轻授(1/2)
七月初,洛阳城内热浪滚滚,有如蒸笼,含光剑馆前院大槐树枝叶打着卷,在阳光下一动不动,墙角野草无精打采地蔫着,借着树叶的荫凉喘息。未初时分,整个剑馆静悄悄的,学员吃罢午饭各自归家,史阿几人也在屋中歇息。后院的高楼上,王越背手站在窗前,楼高三丈,从这里可以看到前院的情形。
刘宇光着膀子、赤着脚,穿着条犊鼻裤站在树荫下,时不时地挥舞一下手中的木剑。内行看门道,王越一眼就能分辨出刘宇是在感悟上午他教习的剑术,从动作来看已得精要。
刘宇旁听他授课有一个多月了,王越注意到这个厨子与常人不同,学剑很用心、很刻苦,而且悟性惊人。习剑一个多月,已胜过有些人半年之功,他在洛阳开剑馆已有三年,拜在门下的弟子多达数百人,能与刘宇相提并论的不多。
闯荡江湖二十余年,王越在与人相斗中创出幻风剑法,快如闪电,捷如疾风,迅若闪电。名士杜仪看过王越舞剑后曾赞道,“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与先贤称春秋名剑含光之意相合”,所以剑馆取名含光。
三个亲传弟子中,史阿跟随他已有十二年之久,心性脾气都合乎他的胃口,幻风剑法学到七成,但史阿功名心同样很重,将来成就怕难逾自己;宋真修练极为刻苦,用心最诚,但性情与剑法不合,耗时七年只得五分真传;顾明天赋最高,得剑法迅捷之精要,四年光阴便能与宋真齐肩,可惜他生性跳脱、好耍小聪明不肯吃苦,根基不稳将来成就自然有限;至于其他学徒不过是慕名上门,不肯下功夫,多数未能学满一年,基础剑术、步法尚不熟练,远不到传授幻风剑法的时候。
不是王越挟技自珍,自古有“艺不轻传“的说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并不少见,剑馆授徒传授得多是基础知识,想真正把师傅的绝技学到手,除了自己下苦功外,还得讨师傅欢心,钱不能少花,还有一个就是要花时间。
回想起自己初到洛阳时盛况,王越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携无敌之名来到京都洛阳,公卿贵戚竞相招揽,自己不愿成为豪门部曲,选择在广英亭开设含光剑馆,洛阳子弟争先拜到门下。原本以为可以借此引得天子注意,搏个一官半职为朝庭效力,可是天子耽于玩乐,信宠宦官,根本没有注意到出身平民的他,更不用说招他为官。
由于授课要求严格,那些慕名而来的学徒受不了苦,纷纷求去,剑馆的同行趁机败坏自己的声名,含光剑馆每况愈下,不得不从大宅院迁到这个小院,学费从三千钱降到了二千钱。钱倒是其次,前来学剑的弟子从公卿子弟变成了小官、富商家的孩子,虽然这些人更为刻苦些,但自己想要借弟子结交公卿门阀、以求闻达于天子的目标却渐行渐远,王越忍不住轻叹出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