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搬家(1/2)
“神童儿子给作家老子代笔”的传闻在瓯城区的体制内传得沸沸扬扬,而林国荣原本就属于名声比较响的那类人,眼下出了书,又入了区作协,这种小道消息落在个别区领导的耳朵里,自然又免不了让人家重视一番。于是他们之间的日常交往套路,一下子就从平日里的林国荣死皮赖脸请领导们吃饭,变成了领导们轮番挨个地主动拉林国荣去他们家里做客。
老林同志面对组织的热情关怀,自然统统来者不拒,一星期内就跟三个区府办的副主任和两个区委办的副主任以及某个区委宣传部的副部长混成了酒肉朋友,社交能力之强悍,彻底刷新了林淼此前对他的印象。但反过来想,说到底还是因为林国荣最近“出了名”,而且手里确实又有不少闲钱,不然按这个吃法,光是上门要送伴手礼的成本,就够林淼全家喝一壶的。
对此林淼唯有感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和比自己高一层次的人保持好关系,关键要素果然还是钱和名气,古人诚特么不我欺。
林国荣出书这件事,骨子里真正给予重视和感兴趣的,还是只有瓯城区的“权贵阶层”。毕竟林淼他们家日常接触的其他人大多只是看个热闹,大家都是寻常老百姓,有个熟人出了名,对他们而言顶多也就只是多个谈资;不像那些有钱有权的人,见到林国荣出了本书,就会跟风似的产生某种想法——要不自己也来玩一玩?又或者就是——作家的腿一定要抱紧,虽然看起来并没什么卵用,但能和作家交朋友,好歹也能显得自己更有文化品味不是?所以老子要的不是作家朋友,也不是林国荣这个朋友,老子要的是逼格啊!
阶层和基层之间的差异,始于想法,区别于行动。反正无论如何,掌握资源的人,确实几乎是在所有事情的所有层面上,从最初始的那一刻,就和普通民众拉开了几乎不可归拢的距离,并最终形成即便花上百年时间也无力填满的鸿沟。
鉴于“代笔”这个小道消息,在瓯城区内的主力传播人群存在特殊性,林淼在学校里受到骚扰的在几天后就渐渐淡了下来。虽然还是时不时有人提起,但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总归还是非常强的,等到第一阵集体议论的大热潮过去,大多也就见惯不怪。
林国荣出书后的十来天里,林淼他们家迎来送往了许多林淼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各路亲戚。
林淼不觉得烦当然也没觉得有多高兴。
跟红顶白都是人之常情,完全不值得为此产生什么情绪波动。
林淼每天照常生活,白天狂刷小学奥数题,晚上就去少年宫用自己的手残**折磨钟初惠那颗即将破碎的心。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11月月底。
老林家真正的大事情,终于来了。
11月27日,星期天。清晨8点出头,一辆小货车便缓缓驶入狭窄的天机巷,停在了林淼
家院子外面。在许许多多的老邻居们满是羡慕的眼神中,林国荣很习以为常地对着搬家工人们呼呼呵呵,使唤着他们把各种家什轻手轻脚地搬上了车。但其实要搬的东西并不多,无非就是电冰箱、洗衣机寥寥几件家电,还有装有一家三口各季度衣物的箱子。像床和柜子这些新家里已有的笨重家具,自然全都留下,留给以后的租客使用。
江萍领着林淼,状态异常活跃地混在围观的人群中,跟所有邻居们狂笑道别。
只是这个时候,老太太却没有出现。
老太太昨天就搬回乡下去了,硬是让林国荣放弃了跟某个区领导的饭局,帮她拎了一大堆行礼。出门前她还当着江萍的面跟林国荣说,以后就只负责回来收租——招租的消息,老太太已经放了出去。这间老房子,就像林淼印象中的那样,最终还是被一块厚厚的木板隔成了两半。而不同于记忆中的地方在于,这次连楼上也要被租掉。
林国荣没意见,不管楼上还是楼下,收来的房租全归老太太,就当是做儿子的给妈的一点孝心,也不枉老太太来来回回搬家折腾。
“走了!走了!大家别送了,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小货车装完东西,林国荣和工人们一起上了车。江萍和林淼晕车,而且小货车的驾驶座也没位置了,就干脆步行去西城街。邻居们一路把母子二人送到连江路的路口,江萍笑着大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