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谭家菜(1/2)
所以,苏易的第一步打算,是想在双祁镇上,复制一下鱼头泡饼当年在燕京的火爆,开一家专做鱼头泡饼的饭店。
这才有了今天的双祁镇之行。结果也是挺让苏易满意的。
苏易相信,凭着一道鱼头泡饼,一定能在镇子上打开局面的。
不过他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亲手经营的。
其实苏易心里,自己爸妈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是老爸本来就是以烧鱼为拿手好戏,上手肯定很快,而且还不用担心最重要的保密问题。
现在可不是十余年后那个信息满天飞的时代。
只要保住了鱼头泡饼的配方,苏易相信,单单这一个鱼头泡饼,至少在几年内,还是能让他挣个盆满钵溢的。
可是苏易考虑过后,想到后面的计划,还是只能作罢,把这个想法摒弃。
最后思来想去,还真让苏易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而且如果真有那父子俩的加入,即便是在数年后,苏易相信,他也能在饮食界搅起一番不小的漩涡,为他吸金纳银。
想到此处,在屋子里跺着步子的苏易,眼中也是喜色连连。
这个无心插柳的想法,还真让他想到一个十几年后在饮食界举足轻重般的人物。
苏易心里的这个人选,就是镇子上,纺织厂食堂资历最老的一个掌勺师傅,汪贵喜。
现在纺织厂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老头。
说起这个汪贵喜,苏易还是从他爷爷的嘴里了解到,他不是宜城本地人,是在十年动乱年间从京城拖家带口过来的。
然后就在纺织厂的食堂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直都是名不见经传。
要不是后来纺织厂倒闭,而自己又刚好扎身在燕京的话,他还不知道镇子上的老纺织厂里,藏着这一对父子俩牛人。
在十几年后,苏易所在的公司年终聚会,地点定在当时风靡京城,俨然跟XC区的谭华轩分庭抗礼的味府饭店里。
这个味府饭店坐落在燕京东城区,以一手正宗的谭家菜闻名于京城。
俨然跟XC区,以正宗谭家菜著称的谭华轩有着几分分庭抗礼的味道。
味府饭店坐落在一家古色古香,充满京味大家风范的四合院里。
前世的苏易跟同事一同穿过山石流水的院落、神采飞扬的走廊,然后走进了一处嵌凤雕龙的家宴式厅堂里。
然后苏易就惊讶地看到,悬挂在厅堂侧墙上,穿着白净厨师服、头戴厨师帽银发矍铄的汪贵喜及正值壮年神采飞扬的汪嵘父子俩,与后世某位名满华夏的知名影星的合影。
苏易上学那会,会经常跑到纺织厂食堂里跟着老爸老妈去蹭饭,自然对对他颇为喜爱的汪贵喜父子印象深刻。
只是看了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父子俩来。
饭后在饭店的大堂里,苏易终于了解到,原来汪贵喜竟然师承于赫赫有名的谭家菜第二代的传人,当时任谭家家厨的彭长海。
据苏易后来的推测,他们父子俩,之所以后来会扎根在小小的双歧镇,一定是在那个动荡的十年里,发生了什么。
后来苏易特意地了解了一些关于谭家菜的知识,才真正知道汪贵喜父子的厉害之处。
谭家菜是流传下来比较正宗的官府菜。
官府菜是封建社会官宦之家所制作的馐肴,在清朝末年达到鼎盛。
过去燕京城内府邸较多,各个府中都讲究美食,都雇着大厨,专门用来招待同僚或者比自己官职高的官员。
正所谓“家蓄美厨,竞比成风”。
前世传承下来的官府菜有谭家菜、孔府菜、东坡菜、段家菜等,传承到现在,最出名的就是谭家菜了。
谭家菜是由清末官僚谭家谭宗浚父子所创,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又称“榜眼菜”。
在二十世纪初,当时的燕京最出名的三大私家烹饪:军界的“段家菜”、财政界的“王家菜”、银行界的“任家菜”都随着官府老爷的盛衰而起落,最终都没落,渐渐断了传承。
而谭家菜,这个清末官僚家庭产生的私家菜却因为独树一帜的色、香、形等特点得以扎根京城!
谭家菜咸甜适口,集南北所长,调料讲究原汁原味,制作讲究火候足、下料狠、菜肴稀烂、因而味道鲜美、质地软嫩。以“口感醇厚、绵软、本色”为特点。
谭家菜自成菜系,有菜系三百余种,尤以燕窝和鱼翅的烹制最为有名。配上古朴典雅、室雅花香的厅堂,曾有不少人发出“人类饮食文明,到此为一顶峰”的感慨。
更获得了“戏界无腔不学谭,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称。
前面的谭指的是一代名家谭鑫培,后面的谭指的就是谭家菜。
苏易越想越兴奋,想不到自己无心插柳,竟发现了两颗蒙尘的钻石。
他现在恨不得现在就把汪贵喜父子拉拢到自己麾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