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节 体系建立(1/2)
“对于一辆汽车来说,解决完了钢铁问题,接下来就是零件供应商了。一个汽车公司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零件供应商体系,尤其是新成立的公司,就需要更多的公司支持,甚至专门为你配套生产零件。这样的体系必须得抱着大公司的大腿才能够完成——不过好在红星以前是北汽的分厂,他们在零配件上一直有北汽的支持,这方面问题不大。可是北汽不是什么有野心的公司,你要是真的想掌握核心技术,想要造发动机,还得再走别的道路。”
“你是说买二手生产线,然后自己设计发动机生产?可是那东西有谁愿意给咱们提供?”
郭宏兵是准备自己造发动机的,虽然他自己想的办法不太可行,但是对于这种可能性,他还是没有放弃。他听刘文元说了奇瑞的事情,第一时间也就想到了购买二手发动机的可能性。
“也不是找不到买家。”杜立鼎马上开口了,“我仔细想想,这件事还很有可能:说起来,美国那边的三大车厂,传统上来说都是造大排量汽车的。但是这些年环境问题卡的紧,再加上油价上升,大排量耗油多,他们就只能够转向小排量的汽车了。美国人小排量的技术有些跟不上时代,也在想办法弥补:福特收购了马自达的股份,通用和菲亚特签订了合作协议,克莱斯勒干脆把自己卖给戴姆勒了,这些你都知道吧?”
“我知道一部分,不过这和我的汽车厂有什么关系?”
“我正在说:克莱斯勒和福特先不去管它,我们先说通用:通用公司为了造车,和菲亚特集团签了合同,使用菲亚特的小排量发动机。但是这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菲亚特是意大利最大的汽车集团,阿涅利家族旗下不止一个菲亚特汽车,菲亚特汽车的很多配件都是由菲亚特动力科技和马瑞利公司提供,甚至他们的发动机生产线是柯马公司的,气缸都是泰克西公司造的——这几家公司都是阿涅利家族的产业,也一直为菲亚特汽车服务。”
阿涅利家族旗下的产业实在太多了,汽车公司对他们来说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发动机,柴油机,汽配,乃至航天航空和火车零件,他们也全都可以制造——一个私企能做到这些,简直可以说可怕。
“要是这么说的话,菲亚特会挤掉通用原本的供应商?”
“这基本上不可能——通用传统的供应商是德尔福,德尔福以前是通用的汽配部门,99年才被拆分出去,成了世界第一大汽配公司。可德尔福的账务目前非常糟糕——德国的博世集团一直在他们身后穷追猛赶,尤其是这两年ABS防抱死技术一直进步,这是博世的强项,也取得了很多的市场份额,德尔福现在已经快要跌落到世界第二汽配公司的位置上了,处境很不好。”
“世界第二叫处境不好……你这个说法真是别致,要是世界第二就不好,那全世界其他的小配件公司都别活了。”
“并不是说世界第二的位置很差,而是美国汽车制造业整体状况很差,德尔福也是汽车工业的一部分,它受到了通用的太多影响,本身臃肿不堪,再损失市场自然承受不起。可这是一个拥有18万员工,业务遍及40个国家,年营业额200亿美元的巨头,这样的公司,美国政府也不可能看着它倒下,所以他们也肯定会给通用施加压力,要求通用掌握了菲亚特的技术之后,继续采购德尔福的配件。”
美国汽车产业在未来会崩的多厉害,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相信。但是作为过来人,杜立鼎知道未来通用多惨,美国又是下了多大功夫救它。德尔福也许经营不善,臃肿不堪,但是他有着18万工人,让他倒闭,美国人绝对不敢。
“可这样做……菲亚特肯定不同意。”
“没错,所以通用承诺,到了2005年,他们会全盘收购菲亚特。可是他们收购了菲亚特汽车,却不包括阿涅利家的其他产业,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试着联系意大利人,帮他们开辟新的市场:柯马公司搞的是自动化生产线,不管是车身焊接还是动力总成他们都很有一套,和他们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是他们肯卖吗?西方国家对咱们不少项目都有技术封锁,意大利未必愿意和中国合作吧?”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是郭宏兵迟疑了一下,还是有些担心。
“这个不必担心:意大利,尤其是菲亚特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颇为油滑的集团。二战期间,阿涅利家族涉嫌支持墨索里尼,战后差点被赶出了公司。贾尼·阿涅利多方游走,以牵制英法汽车业发展为理由,获得了美国人支持,在战后重新掌握菲亚特。可是他接手公司之后,毫不犹豫的把菲亚特124的生产线卖给了毛子——到现在毛子的拉达还是菲亚特124的底子。而且他们不只是这么做了一次,70年代他们还和南斯拉夫合作过,84年,阿涅利家族旗下的依维柯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商用车——意大利人虽然也算是西方国家,但是一直以来,他们都在坑队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