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奠基者(1/2)
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评为国际A类电影节,之所以会有些掉档次的在露天放映,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在最初举办电影节时,西方国家的政客们和德国的电影人很快发现举办电影节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其中最令这些人头疼的,就是作为电影节最有说服力的观众,如果在稍微好一点的电影院放映参展电影的话,那么基本上就别想有多少观众来看电影了。
毕竟,电影节本身就有政治目的,参展电影的包容度就不大,这也导致能吸引来的外来观众会很少,因此,德国本地观众最主要是西柏林的观众,就成为电影节最大的观众群体。
然而,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在一九五一年创办时,正历经二战刚刚结束不久,德国经济经过战争洗礼,元气大伤,全面倒退。作为电影节观众主力的西柏林,当时也仅仅只有两百多万人口,其中有七分之一人失业,剩下的大多数人的工作的收入也都非常低。
所以从一开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仅仅在观众群体上,就没法去和戛纳国际电影节以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豪华尊贵相提并论。在摸索一段时间后,主办方不得已打出亲民、大众的牌,将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参与度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政客的资金贴补下,将参展电影全部设置了露天电影,不用影院放映大大削减了电影观影成本,以此来用低廉甚至免费的票价来吸引观众看电影。
而将露天电影放映场所设在东西柏林交界处,一方面却是因为西柏林因为战火,根本就没有好的播放地点,另一方面就是出自于政治考虑,那些掏钱赞助西方政客想通过电影,吸引东柏林的人来看,并且希望通过电影对于西方资本自由生活的潜移默化的洗脑,诱惑东柏林的人民,逃到西柏林,彻底粉碎共產主義优越的谎言。
因此,此刻属于无人区的波茨坦地区、部分被战火毁成废墟的巴黎广场等柏林墙周围的地带,都被一一划分,成为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露天放映场所。
当然,事实证明,这一招很有效果,在柏林墙于一九六一年修建之前,这十年电影节放映电影的时候,有约两百六十万人从东德逃往西德。而在苏联占领东德以后,到柏林墙修建之前,全部从东德逃往西德的人数,却只有约三百五十万人。
也就是说电影节播放电影的十年时间里,从东德逃往西德,想要过上电影里西方资本社会好日子的东德人一下子激增了两倍半,这也难怪东德政府坐不住了,修建了柏林墙,要是再任由国内人民去看电影,羡慕国外美好而出逃,说不定东德原本就不多的人口直接要被掏空。
有时候,沃特想到这点,就感觉美国的舆论宣传实在有趣,毕竟,这例子难道不就像后世千禧年以后的天朝吗?
当网络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无数不知道真假的西方自有民主粉,一直鼓吹资本社会的好处,对比天朝的黑暗腐败。然后,使得天朝的从上到下的各类阶层,在亲眼见识到自己生活的不公后,移民海外,将天朝一批又一批精英份子,甚至是忠诚于党的官员,都偷偷去了国外。
这就是舆论的威力啊,也难过天朝要不断的净网,限制VPN了,实在是有的东西,不这么强制去做,一旦形成潮流,各种问题就来了。
等到沃特他们走到一处街道拐角,见到临时用白纸板写的“ Enter The Dragon”的指示牌后,这才找到了此次《龙争虎斗》的电影播放点。
露天放映点周围被几颗相邻的不知名大树,用几块黑幕隔开,一些准备好的整齐摆放的凳子,加上一台不算破旧的放映机,以及前面一张宽大的白色幕布,这就构成了一个简易的露天放映点。只能说,露天播放点,实在有些穷酸,不过本来就是强行走后门进入的电影,能多一个点出现那就不错了。
“你们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们迷路,正准备去找你们。”早就在这个放映点等待的迈克,见到沃特一众人,终于到了后,抱怨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