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三路(1/2)
徐庶成功的挑起了杨仪心中的愤怒,心里暗暗自得,脸上却一本正经说道:“我在魏营很多年,非常了解司马懿。这个人素有大智,且非常会忍耐,不然你以为他平平安安的辅佐了三代魏国国君,都是靠运气使然吗?”
一边说着,徐庶一边起身,踱到了大厅之中,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向上一指,“我们且不说之前,就说诸葛丞相北伐的这几年,凡是由司马氏来防守的战役,丞相又真正赢了几场?”
看到有几个武将脸上露出忿忿不平的神色,徐庶一刻不停歇的说道:“不错,丞相是靠神鬼之策赢过几阵,但从大的形势上来说,并没有改变整个战役的优劣。除了第一次北伐,是有机会攻取关中的,但无奈街亭之失让良好的开局化为无用之功。而这一次,司马大军有备而来,我军经过前几次的内耗,兵势衰退,各位如果还想以普通的计谋去改变大的局势,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仪看着徐庶那张上下开合之口,心说这老头真是会表演,之前对我军的偷袭,轻描淡写就变成了“内耗”,真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啊,趁徐庶这一段话说完歇口气的功夫,立刻问道:“徐先生,那敢问您有什么高超的计策来帮我们克敌制胜啊?”
徐庶丝毫不在意杨仪带着讥讽口吻的询问,回过头向魏斌的方向施礼道:”右将军,我将自己的浅见说出,还请将军和各位参考和定夺。“徐庶环顾四周,自信的继续道,”司马懿围城击援,不算汉城的攻城前锋兵力,主力大军暂且估计为七万,其中定有五万多步军,一万余精锐骑兵。而我方骑兵只有不到四千,姜大人的步军大概不到四万。因而对方有接近两倍于我军数量上的优势,人马强壮程度也超过我们。因而司马懿会稳扎稳打,绝不会轻易冒进,他也没有必要速胜。“
姜维颔首:“兵力之数先生预估应该准确,不知先生之计安出?”
徐庶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个木杖,在中间地面上比划着,“这里是汉城,这里是阳平关,司马懿会在阳平关到汉城的路上设伏,而他的大营会留在汉城的北侧。我建议兵分三路,第一路,姜维大人亲帅虎步军士兵主力顺势前往汉城,不必强行军,正常行进即可,行进时保持防守阵型,一旦前方哨探碰到骑兵,立刻按照预定策略变换队形,组成四方形的可抗骑兵之枪盾大阵,相信魏军精锐骑兵也无法穿透这重重盾阵。此时魏军步兵必然上阵,骑兵可能会暂避不必要的损失。到那时将军的连弩军可派上用场,配合步军营与魏军主力步兵抗衡。我记得将军还有几千骑兵,此时可以投入,追击地方撤离的骑兵。“
看到姜维和众人都在认真的听和思考着,徐庶将木杖向汉城西方一指,“第二路,我率领魏将军麾下的五千无当飞军,从阳平关到汉城的大路西侧山脉处越过,如果顺利的话,可以直捣其大营本阵,劫掠和烧毁其粮草辎重,断其后路。”
徐庶最后将木杖往右一划,“魏将军率领飞骑营,向东悄然而行,偷偷渡河,然后绕行至汉城东北方向,根据情况援救汉城守将,或可偷袭汉城攻城魏军人马。此为第三路。“
说完后,徐庶又扫视了一下姜维的手下,“还请诸位多提提见解。”
姜维这边的人听着都很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目前来说姜维手下有数万大军,而你魏大人不过几千人,凭什么对我们的进军路线指手画脚的,但碍于姜维之前说过要求大家不计前嫌,因而都闷着头不吭声。
看着手下的表情,姜维也猜出个大概,便说道:“策略方面,该提建议还是要提,大家畅所欲言。”
杨仪一听,立刻蹦了出来,“徐先生,兵分几路我们就暂且先不说合理性了,就说这个正面对敌,为何让我军全部押上直接面对司马大军,你们跑到后面去拣现成的是不是?对方的精锐骑兵哪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如果没有对应级别的骑兵配合,根本不能无法战胜这万余马军!”
杨仪帮着揭开了这个锅盖子,大家纷纷点头称是,“是啊是啊,我们在前面厮杀,你们躲得远远的,这是何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