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入洛阳】(1/2)
洛阳。夕光如瀑,雪地如金。
洛阳军在汝南,投入了十四营的兵力,包括两大飞将吕布与张绣,联袂出阵,仍然被袁曹二人逃脱,战报传来,气得董卓满面紫金,暴跳如雷。
殿内殿外,见董卓怒发若狂,人人肃容垂手,噤若寒蝉。
“主公息怒,”李儒缓缓道:“伏兵四隐,袁曹二人就算逃出汝南,也回不到河北。””
(李儒,字文优/身份:军师)
“除恶务尽,”贾诩沉吟一阵,道:“特别是曹孟德,非杀不可。”
(贾诩,字文和/身份:谋士)
董卓眯了眯眼,咬牙切齿地道:“若不是有他,袁绍何来这许多诡计?”他右眼皮微微抽动,怒道:“等奉先和伯渊归来,须再度聚兵,直击下邳。”
“如今在汝南这一闹,把襄阳那面也得罪了,”李儒摇摇头,道:“发招易,收力难,不可再轻易出兵。”
“袁曹二人纵能逃脱,盟军兵势已尽,三年之内,实不足忧;”贾诩道:“此时宜将兵力置于长安之中,以御西凉群寇,缓图武威马家。”
一想起西凉局势,董卓便头痛不已,他闷哼数声,瘫坐在太师椅上,翘嘴瞪目,凝思半晌,问道:“一军何时归来?”
“回主公,”芩赞闻言,登时抬头,翘起一对三角眼,细声细气地道:“两位将军皆行至宛城,估计夜间便可回到。”
(芩赞,字安仪/营力:六骑)
芩赞乃董军新锐骑将,深得董卓重视,其人心胸狭窄,行事阴损,城中智士,多不愿与之为友。
董卓肥掌一挥,道:“你等先退下,夜间若奉先和伯渊至,再作详谈。”
“主公,”李儒问道:“今夜会议,是否召集‘五智’?”
“洛阳六智”中的六人,分别为:何进,李儒,贾诩,张绣,宋宪,皇甫嵩——因此李儒此言,实际上问的是:是否要让何进出席。
董卓拍了拍肚子,摇了摇头。
退出殿来,李贾二人心照不宣,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往李儒府邸进发。入府更衣,同入密室,说话就不用顾忌了。
“我看就在这十天之中,城中必有一乱,”李儒满面忧色,道:“主公对何二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了!”
李儒口中的何二,乃是如今威信笼罩全城的何进。董卓与何进当年合力打下洛阳,结拜兄弟,当真情厚义坚;但如今洛阳局势平稳,两人的关系,开始变得十分微妙。
拿下洛阳之初,众人推董卓为城主,然而当时他身负重伤,精力不济,乃提拔了立下大功的义弟何进,作为大将军,统理洛阳内政军事。何进才具不浅,短短五年,洛阳一跃而成天下第一城,其统筹全局之力,实乃居功甚伟。
但如此一来,董卓伤愈之后,眼见洛阳城中,上至“吕张华高徐”这种顶级战将,下至廊中马夫,对何进均是由衷敬佩,就不得不暗暗心惊。伤愈后整整一年中,董卓精心筹划的打击何进威信的策略,可谓日日翻新;而何进明知董卓对自己顾忌甚深,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洛阳四面受敌,而他又依然身负重任,总不能撒手不管,进退两难,实乃大苦。
“何二心里苦,脚步却又停不下来。”李儒轻叹一声,道:“如今唯有四字心法:按部就班。”
“按部就班”的策略,指的是提拔张绣,代替何进——按理说,以张绣的才干,缓缓接轨,代替“何大将军”,了却董卓心病,实乃正道,但贾诩却对此事大是不以为然。
“奉先和伯渊,乃洛阳军魂,”贾诩微微摇头,道:“如今让伯渊来代替何二,即是洛阳少了一个顶级武将,而多了一个揽权之人。”
李儒凝神倾听,静默不语。
“况且,你且站在奉先的角度想一想,”贾诩两掌朝上一翻,道:“一龙一凤,本来是地位平衡,如今伯渊忽然代替何二之位——平衡一去,必生不和。”
“是。”李儒深深点头,道:“然则——”
然则何进位置不替,则城中一场腥风血雨的内战,足以预见——不是气急败坏的董卓出手杀死何进,便是忍无可忍的“何大将军”起兵叛变。
贾诩微微沉吟,低声道:“须与伯渊细细一谈,一窥他心中所思,或许他已有妙计在心。”
----------
张绣吕布,合兵并进,驰出汝南,直投虎牢关。离洛阳日久,众将手头各积下一大堆事务,匆匆入关,饱食一顿之后,不敢耽搁,立刻分头办事。
“秦兄,”卢逢凑了过来,低声道:“贺喜入城!”
“多谢,多谢。”秦施道:“卢兄,你是否与我等一并入城?”
卢逢苦笑一声,摇摇头道:“我须见一见宋将军。不过——”他眨了眨眼,道:“再过数日,必到城中拜访。”
宋宪乃六驰之首,镇守虎牢,卢逢乃他手下之将,一入虎牢,便不可离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