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一个懒人(2/2)
叶无坷说:“在这之前哪里都可以读书。”
高清澄终究低估了他,所以有些愧疚。
叶无坷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过到长安就进雁塔书院,他来长安原因有两个,但没有一个和他自己的欲求有关。
他要来长安守着陆吾他们的家人,他要来长安帮高清澄把该办的事办完。
无事村的人都有个朴素又高贵的习惯,不能答应的事就不答应,答应了的事就不变卦。
悟到了这些,所以高清澄只是问道:“那你打算靠什么营生?”
说到这个叶无坷眼神就亮起来,显然早有打算。
“我看过,东市那边有很多生意可以做,我想好了,我师父去卖艺,我阿爷去算卦,大奎哥二奎哥忙一些,一会儿去给我师父当托,一会儿去给我阿爷当托。”
他说:“他们四个养我一个,应该行,实在不行,等小狼再大一些让它也去东市卖艺。”
高清澄试探着问他:“你什么都不做?”
叶无坷回答:“做啊,我读书。”
连高清澄都没有想到叶无坷所说的读书真的就是读书,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每天都真的把读书当做最主要的事来做。
她也没有想到叶无坷说的话真的不是开玩笑,苗新秀和阿爷真的去了东市,一个卖艺一个算卦,大奎和二奎真的两边当托。
生意都不好。
因为苗新秀不是真的卖艺,他是战兵出身,他不允许自己去卖艺,他所谓的卖艺就是搬把椅子坐在那,让别人在他面前打拳,他做指点。
没有人来找他指点武艺,于是他就指点旁边卖艺那个......那位大哥以为他是来找茬的,一怒之下也就一怒了之,因为真打不过苗新秀,后来这位大哥发现,苗新秀指点他一是出自真心二是格外无聊。
而阿爷的生意更不好。
第一个因为找他算吉凶的人才说完就被他赶走,他说你好好的一个人信这玩意干嘛,大宁国运昌隆,只要你不走邪路哪有什么凶的,都吉都吉。
第二个来找他问姻缘的人他问了问人家岁数,人家说六十了,他说你都这岁数了你算鸡毛姻缘,有给我的钱你去小淮河不好?
他没去过小淮河,但听说小淮河是人间极乐境。
大奎和二奎就蹲在旁边看热闹,一蹲就一天过去了,回家的时候,俩人都是一身土。
有一天两人实在是闲得蛋疼,于是决定摔跤来活动活动,结果被围观的人扔了一地的铜钱,装满了两人的衣兜。
这个长安啊,所有想看着从无事村一步登天到长安的少年该作何选择的人,都是一脸茫然。
叶无坷从贫苦到繁华,又被那么多大人物看好,按理说就该好好利用这寻常人修八辈子也修不来的机缘,可他就不。
他用了三天的时间在一条街上想买个院子,长安地贵,可他买得起,寻常院落再贵也不可能贵到两千五百两。
然而没有找到,这条街上的那些做官和做生意的不会卖宅子,就算是寻常百姓日子过的也都富足,没人会卖房子玩。
而他也不可能为了在长安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就哄抬房价,价值一百两的院落加价到五百两买不到,那加价到一千两自然能买到,可他就不。
冤枉钱,一个铜钱都不花。
他还有些执拗,就只在这条街上找,找不到卖的就找租的,最终租下了临街的一家店面。
房东原本是自己做生意,年纪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在继续辛劳和吃房租之间做选择,显然后者更有性价比。
房东问叶无坷打算做什么,他不接受做那种会脏污了店面的生意。
叶无坷说什么生意都不做,就住。
房东觉得他是骗子,不打算租给他了。
叶无坷无奈之下就只好说了个谎,他说卖字画。
卖字画当然不会把房子弄脏,于是房东这才答应下来。
可叶无坷会个屁的字画,正如他在书院里对那个黑了他银子的人说的那样。
东北边疆的知识都比别处生长的慢些,产量也低,穷尽一个无事村再加一个双山镇,也比不过长安城最偏僻角落里因为学问不好而开不下去的私塾。
大慈悲山里没有书,阿爷穷尽心思给他淘换来的书册有一多半还因为尺度过大被阿爷又封存起来。
叶无坷很清楚哪怕他从小用木棍在地上练出来的字,和书册上的印刷体一模一样分毫不差也卖不了钱。
他只是要在这条街上,哪怕暂时没有好的营生也要在这条街上。
对他好奇的人不会一直好奇,观察了几天之后他的表现也就让人失去了兴趣。
住进铺子的第一天,他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从里到外打算一遍,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东市淘换到了一些旧家具。
他最喜欢那把瘸了一边弯轨的摇椅,哪怕这把椅子是他买的旧家具中最便宜的一个,买马扎,送摇椅。
配上相同的木材要花费不少,这摇椅的材质其实很好,必然是大户人家不要的东西,若是配上一边不同色不同材的弯轨就很丑,叶无坷觉得只要能摇起来就足够完美。
降低期待,容易得到满足。
他每天都会有至少三个时辰坐在这把破摇椅上读书,喝着五个铜钱就能买二斤的茶碎,幸福满足的好像已经得道成仙。
一个几乎可以确定能在长安城里走上捷径的少年,却慢慢的让人觉得他暴露了本性......一个懒人。
别说那些只是对他好奇的人,就连高清澄都已经有一个月没来找过他。
他像是被遗忘在长安了。
盛夏的某个傍晚,皇后想起来小丫头已经许久没有提及叶无坷这个名字。
于是问她那少年在书院表现如何?
皇后以为,那少年终究会不尽如人意,所以高清澄才会逐渐不再提及。
高清澄回答后,皇后沉默了许久。
那条街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和长安城里无数条街道相比也一点都不出奇。
当初并非是因为关系好所以选择住在一条街上的三家,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却注定了一起长大。
一户姓陆,一户姓徐,一户姓谢。
。。。。。。
新书期马上就要过去啦,上架之前收藏推荐请求走一波,收到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