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修城加固,重新布署(1/2)
欧洲在中世纪晚期发明了棱堡,城墙通常会被修建成五角星的形状,能从一边墙上往另一边墙角射箭。
对于已有城堡和不便修成棱型的要塞,则在原城墙上往外伸出三角形突台,在突台上一样能对另一边的墙角射箭。而且三角形突台没有正面,因此也没有侧射死角。
这种城郭的建造方式,是当代早期著名的法国*军事工程师沃邦元帅所创。特征是利用尖角的形状的“棱堡”减少周围的防卫的死角,亦可预防敌人左右来袭时的炮火,再利用半月形状的堡垒来掩护大门以及护城桥梁的作用。
火炮的出现。曾经使中世纪的城堡战术成为过去。但是多面棱堡出现后,并且配备上火炮后,将使攻城变成一种近乎绝望的工作。
于是,长期围困再次成为攻城的主流手段。直到更野蛮的二十四磅开山炮出现,攻城战术才有所改变。
历史上,国人也曾吃过棱堡的大亏,郑成功收复台湾先不用说,尼布楚的上万清军也只能用饥饿和疾病来瓦解俄军,要知道当时尼布楚的守军不过只是几百半兵半商的老毛子而已。
而淄州,以及根据地正在逐步开展的城防改造,则是在孟九成画出图纸后,再因地制宜,使用土木进行堆砌夯造,使城墙多出了无数锯齿形的突出部。
孟九成一边给彭义斌解说着,一边站在正修建的锯齿形的突出部上面,扶着垛堞走了一圈。
他伸出拇指,测量了一下和邻近突出部的距离。嗯,百米左右,在弩箭的射程之内。
由于时间紧,淄州城防的锯齿形突出部依然修得不够大,不够长。换而言之,能在上面的防守兵力不会太多,侧射的火力也就不够猛烈。
但这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孟九成自然不能苛责,甚至对在短时间内是否能够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也不是很确定。
彭义斌听懂了孟九成的讲述,为此奇思妙想而感到钦佩,“孟帅还要在所占州县推广此筑城加固之法,可见孟帅平日爱民恤民之功。一声令下,应者云集,令吾感佩。”
“彭兄谬赞了。”孟九成心中高兴,直觉得这钱财和精力付出得值,脸上却还故作矜持,躬身谦谢。
彭义斌微微一笑,迈步走回城墙,手指城门之内说道:“那里修得也好,虽简陋却实用。”
在城门内用砖石木料围出一块区域,起到类似瓮城的作用。诱敌入城后,四下齐射,可尽歼敌军。
而淄州城所修的则更为坚固,是用土坯和砖石砌起的。墙后搭有木架,铺有木板,墙上有射击孔,可以形成上下交叉的火力。
古代攻城,虽然城墙是可以攀爬进攻的,但重点多数还是要放在城门处。这和古代的技术条件有关,哪怕城门是重兵把守的地方。
虽然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掌握了杠杆投石器的使用方法,但想用投石器直接破坏城墙尚有很大难度。除非墙体长时间遭受雨水或河水的浸泡,否则哪怕是使用初级火炮,在短期内轰塌城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相比破坏城墙,破坏城门则要容易许多。城门的材质可能是木料,可能是金属。但为了便于城内居民进出,其重量、强度均远低于城墙。如果攻城方的出现具备足够的突然性,甚至有可能在首次进攻中夺取城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