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建文帝削藩(1/2)
太祖皇帝殡天后,朱允炆顺理成章的成为明朝第二个皇帝。改年号建文,故后世也称之为建文帝。
全天下的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皇帝会是朱允炆而不是最像太祖皇帝的朱棣,马和和道衍也谈论过这个问题,包括如果发动夺嫡谋位有多少的获胜机会,马和和道衍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朱允炆绝对不是咱们燕王的对手。
原因很简单:
关于传位,燕王朱棣太像太祖皇帝朱元璋了,太祖皇帝知道如果传位给朱棣他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他的兄弟,太祖皇帝虽为一代明君但是他也是一个父亲,自然不希望自己骨肉之间自相残杀,传位给宅心仁厚的朱允炆就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关于实力,太祖皇帝知道朱允炆治世可以统兵不行,所以杀掉很多功臣,太祖的目的是为子孙创造一个平稳的条件,可他不知道此举反而削弱了朱允炆的左膀右臂,为此朱允炆坐江山少了很多保国大臣,而燕王这边有着马和和道衍以及众多的文臣武将;
关于血统,太祖皇帝虽然有很多个妃子,但是马皇后是他一生中最爱的人,朱棣的母亲不是马皇后,朱棣的母亲只是太祖皇帝的一个妃子,身份不够高贵。按照传统,只有皇后娘娘的儿子才有机会继承皇位,其他人很少有机会。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即为马皇后嫡出,又为人仁孝,一直受到朱元璋的赏识,在朱标死后朱元璋爱屋及乌,让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朱允炆做储君,其实还是看重他的出身。
关于大势,太祖皇帝想的是非常的完美,一切血腥杀戮由他来承担,给子孙一个太平盛世,仗已经打完了自然即位就轮不到能征善战的朱棣了,而自由接受儒家思想,内政手腕颇有能力的朱允炆才是太祖皇帝心中的最佳人选。
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之后,一切如太祖皇帝所料,建文帝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大量的减免税负,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建文新政是的大明的开国以来第一次政治改革,其内容也是惠及天下百姓,故天下人对建文帝登位颇为认同。正如太祖皇帝所言,朱允炆登记后天下归心,大明的天下一片繁荣景象歌舞升平。
马和对这个新上位的皇帝也是相当认可,才略姑且不论,他至少是一位仁义之君,有这样以为皇帝实则是天下之福。
不过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朱标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却十分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
建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让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是在马和道衍看来这些看似美好的变革都是乌托邦一样的幻想,若是付诸于实际恐怕多半会惹出祸乱。
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把三位儒家学者引为心腹,他们分别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方孝孺其人,马和已经暗中在意多年,不过关于黄子澄和齐泰二人马和却是知之甚少。
既然如今二人都被建文帝在朝堂上奉为上宾,马和自然不免花费了功夫对两人生平考究了一番。
黄子澄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早年曾经参加科举中进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已经被建文帝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
齐泰是跟黄子澄同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太祖皇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
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儒家一向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理论过于迂腐,儒家的名作《周礼》更是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黄子澄就是书呆子而齐泰虽然懂兵法却更善于礼法,这样两个人主持朝政明显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在马和看来,黄子澄,齐泰这两个人虽然都是满怀政治理想与抱负的儒者,却由他们主持朝政势必会为大明的江山带来意想不到灾难。
与这两人相比,还是精通兵法且被道衍十分看好的方孝孺更加值得马和重视。若是有一天朝廷与燕王开战,方孝孺必定会成为阻止燕王最大的绊脚石。
不过如今太祖皇帝新丧,又有遗诏传世,再者天下人又已经归心建文帝,纵然北平燕王势力不弱但是与朝廷相比起来却依旧是不可同日而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