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征准备(2/2)
早在大明洪武三年,太祖皇帝已经开始为肃清蒙古元朝残余部队而筹划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明洪武三年,太祖皇帝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那便是太祖皇帝第一北征。
第一次北征中,大明王师重创蒙古军队,解除了蒙古对大明边塞的威胁。
之后的第二次北征中太祖皇帝轻敌冒进,主力军战败,唯有西路得胜,算是北征一大败仗,开国大将徐达都是差点葬送塞外。
洪武十三年,太祖皇帝对塞外元朝进行的第三次进攻作战。太祖皇帝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之军进讨。沐英师至灵州,获悉脱火赤兵次亦集乃路,遂率师渡黄河,经宁夏,过贺兰山,涉流沙,历时七个昼夜,突至其境。脱火赤、爱足等惊骇不知所措,皆俯首就擒,明军尽获其众而归。
此次北征,蒙古残部已失去了对抗中原力量的实力。
如今已是洪武十四年,太祖皇帝对塞外故元第四次进行征讨作战。此次北征是对蒙古挑衅的回应,太祖皇帝的意思是要让蒙古鞑子懂得蚍蜉撼大树的力量悬殊。
近年来余孽一直挑衅大明王朝,元朝平章乃儿不花更是胆大妄为悍然进犯大明边境。
第四次北征太祖皇帝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率军先行。而北平燕王所部将士则是作为侧翼援军,以备不时之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不是雁门太守行,而是马和从军行。
燕王大军已然出发,马和跟着师父道衍一起阔别了北平城,以参军校尉的身份开赴了漠北战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没到漠北,马和便是见到许多前所未有的奇异景观。
十日之后,他们已经接近了漠北战场。
前方哨骑来报,先锋校尉蔡雨所率先锋轻骑遭遇元军前哨部队,短兵已接。
先锋轻骑乃是太祖皇帝仿效唐制所组建的精锐骑兵,无一不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勇士。
先锋轻骑皆皮甲轻装,每人身负一柄硬弓,作战武器则是带有金属枪头的木制长枪。这样的轻装部队,很适合冲锋陷阵为难我,短距离冲刺作战。这样的先锋精锐对付区区元兵前哨部队自然不在话下。
马和也随燕王一起到了阵前督战,这是马和第一见到战场厮杀。
只见先锋校尉蔡雨一声令下,大声吼道:“锥形阵!结阵!冲锋!”
先锋轻骑迅速结成锋芒毕露的锥形阵。据马和所知,此种阵型乃是最犀利的骑兵冲锋阵型。倘若以此阵型冲击敌阵,一定会给敌人造成相当致命的伤害。
果不其然,一骑绝尘的先锋轻骑如一把利剑刺入元军前哨部队,顿时激起了一阵连天的惨叫之声。
尘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自古沙场轻生死,黄沙埋骨后人说。
被先锋轻骑冲散的元军前哨,多人从马上坠落在地摔得七荤八素,还没等起身。便被先锋轻骑们的长矛一顿乱刺,直刺得浑身都是血窟窿,人再无生机方才罢手。
更甚至有些人直接在马上就被长枪穿胸而过,顿时洒出来一片鲜血。沙场之上纵然尘土激昂,也掩盖不住血肉横飞的场景。
人头横飞,血肉模糊,人命如草芥一般。一波又一波的尽情的收割而去。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听上去极其优美的诗句,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喋血杀戮。
马和呆若木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年纪尚浅的他有些不能理解战争的那种残忍,唱彻阳关泪未干,塞上燕脂凝夜紫。鲜血都不能凝固的场景,给了马和难以想象的冲击。
马和没有想到刚刚还鲜活的生命,会一瞬间被四分五裂成为几块腐肉。战争原来是这样惨绝人寰的杀戮。
马和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后知后觉。亏他还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驰骋沙场的准备。
他所谓的准备真要放在生死搏杀的战场上,恐怖不但毫无勇武之地,反而会成为缚手缚脚的累赘吧。
坚定的神色渐渐取代了马和的惊慌失措,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想要在这个沙场上生存下去,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