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2)
善明:“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天地——知敬畏,所以谦和,进而无私。见众生——懂悲悯,所以包容,进而无欲。见自己——明归途,所以豁达,最终无为。
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了解世间规律,用因果去看待,从而学会慈悲。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渺小得不能再渺小,别想改变世界,知道自己的渺小,并接受一切的不同,求同存异才是人生大道。
本我到真我的过程,是由外及内见自己本心。”
安乐听到这,想到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曾经在现代时,工作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关于苏轼,以及他的这首诗,让她印象深刻。
苏轼被贬黄州,跌入人生的谷底,面对骤雨初晴,他陷入沉思:吾生须臾,天地浩渺,江山无限,风月长存,我又何必执着于眼前的风雨呢?我又何必放不下曾经的过往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在哪里?晴天又在哪里?悲喜在哪里?得失又在哪里?
我行走在这天地之中,到底要奔赴一个怎样的未来?我还是那个曾经的苏轼吗?
苏轼主张变法,却反对王安石过于激进,等到司马光上台,他又批评其过于保守,如此不合时宜,让苏轼夹在两党中间举步维艰。
既然儒家的入世之路走不通,那么道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也许是一条救赎之路。
被贬黄州的苏轼终于泯灭了致君尧舜的理想,从此淡泊名利,心如止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无为无不为,儒家让人建功立业,道家让人淡泊名利,儒家是加法,道家是减法,苏轼既不加也不减,将两者合二为一,苏轼请求外放杭州,出任太守,这样既保初心不改,又可脱离樊笼,可谓两全其美。
儒家之路走不通,则寻道家,道若不通,则问佛。苏轼始终以出世之心想着入世,根源就在这里。
按师兄们所说,儒家让苏轼见自己,道家让苏轼见天地,释家让苏轼见众生。
爱恨贪嗔,皆为牢笼,功名利禄,皆是浮云。以清净之心观世界,以简单之心看浮华,以欢喜之心过生活。
以柔软之心除挂碍,唯有如此,才能不被世俗所累,唯有如此,苏轼才能活得真实率性。
安乐总结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唯有不争,才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天地广阔,无边无际,人类微不足道,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不过是生命中微小的一环。
我们虽不是万能的,面对许多事情会无能为力,但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懂怜悯,所以宽宏,既大师兄所说见众生。
了解自己,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寻找发展自己的方式。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并决定改善它们。这样,我们就可以更自信地迎接挑战和机遇。
同时,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豁达的态度。即见自己。”
众人听完,纷纷点头称是。
一番开解,以及众人安慰的目光让善心因身世之谜而心生的忧虑,在大家的关怀与鼓励下,渐渐平复了心情。
夜色渐深,但屋内却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