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英雄亮剑(2/2)
……
袁绍自小便常听父亲说,当一场争辩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结束它。
“袁某位卑言轻,实在不敢妄议朝政。此等国家大事,司空大人还是去与太傅大人商议方才妥当。”
真是绝妙的托辞啊。袁绍纵然威望再高,但从身份上来说毕竟只是个司隶校尉,的确不太适合参与如此重大的决策,这招金蝉脱壳用得极好。
还有,这个所谓的“太傅”,其实就是袁绍的叔父袁隗。虽然董卓现今在朝堂上呼云唤雨,但只论官阶的话,太傅被称为“上公”,地位比三公还高,自然压过董卓一头——袁绍这时把袁隗的名字报出来,其中多少带了些嘲讽董卓的味道。
……
呵呵呵,敬酒不吃!
董卓冷笑一声,一个激灵倏地站起身来,紧紧按住腰际上的宝剑,厉声喝道:“天下事自有老夫做主,谁敢不从,可先问我手中利剑!”
董卓这句话正好戳在袁绍痛处——当初袁某若是早些亮剑,哪里还能有你董卓今天?
想到这里,袁绍竟失了之前的冷静,他也仗剑而起,针锋相对道:“哼,司空大人固有利剑,然袁某之剑,却也未尝不利!”
撂下这句狠话后,袁绍就立刻——
跑路了。
是的,袁绍就是这么一条耿直的汉子,他拔出宝剑之后,并没有接着跟董卓互掐起来,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夺门而出,然后马不停蹄连夜奔往冀州方向去了。
……
其实这一切也并不难理解。此时的袁绍,根本不具备和董卓直接对抗的实力,以他的作风,绝对不会去做任何以卵击石的事情。
面对着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或许袁绍早就开始盘算着应该如何逃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了。而这次与董卓的正面冲突,倒还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
何况,临走之前,他还顺便逞了把大英雄——看我袁绍,敢在大庭广众下,剑指董卓!
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
冀州,袁绍居所。
镂空的雕花窗棂外,密密匝匝的紫色藤萝爬满木架,如同一串串光洁圆润的珠玑,织幕成帘。
为防董卓加害,袁绍这段日子深居简出,未发觉这方寸之间,竟还有美景如斯。
晌午时分,忽然两骑黄衣使者翩翩而来,传天子旨意,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袁绍双膝跪地,长拜不起。两位使者递过诏书和印绶,又叮嘱几句,便绝尘而去。
使者已远,袁绍站起身来,一面扬手荡去衣袖上的尘土,一面心里不住地咒骂着:
“董卓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