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点灵光,盗道缠禅静九灵(2/2)
孙悟空在面对九灵元圣时的心理活动体现了修炼者在突破瓶颈时的心境。他意识到这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不能有丝毫懈怠,这反映出在丹道修炼中,当面临关键节点时,修炼者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与专注。而孙悟空在战斗中逐渐领悟到的禅意,是他在与“魔障”对抗过程中对道与禅的进一步理解,意味着修炼者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对丹道的领悟不断深化。
三、战斗场景的隐喻
激烈的战斗场景中,天地变色、山峰颤抖等,象征着丹道修炼中,当修炼者试图突破更高层次时,自身内环境的动荡与混乱。这是一种能量的剧烈冲突与调和的过程,如同阴阳二气在体内激烈交锋,试图达到新的平衡。
四、最终的平衡与领悟
双方最终达到的平衡与同归一处,是丹道修炼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九灵元圣放下执着与嗔怒,代表着修炼者克服了内心的负面情绪与杂念;孙悟空等人对修行有了更深理解,象征着他们在丹道修炼中通过与强大的“外魔”对抗,实现了内心的升华与成长。这种同归一处的境界,是丹道中阴阳调和、内外合一的理想状态,意味着修炼者在精神、心灵以及能量层面都达到了一种和谐与统一。
这一回内容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示了丹道修炼中可能遇到的困境、修炼者的心境以及追求的境界,以一种隐喻的方式传达了丹道的理念与智慧。大道幽深微妙,其中的奥秘难以测量,仅靠笔墨难以完全阐释清楚其含义,所以有时候只能点到为止。比如有的人在阅读、探寻、绞尽脑汁思考之后,仅仅得到一些表面的东西,这样的情况就暂且不说了。像李卓吾读到结尾“顿脱群思,潜心正果”这两句时,知道“九头”代表“九思”,要达到没有杂念的境界才行,这好像是抓住了关键之处,但其实他还是只得到了表面的东西。
对于“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这两句:明白的人解释上一句说,“狮”就是“思”,“师狮”就是以心为师。“授”是传授的意思,“授受”就是传授和接受。以心为师而悟道与通过传授而得道,虽然有难易的差别,但最终是一致的。解释下一句说,“盗道”“缠禅”“静九灵”,是权术和渐顿的名目,也就是说明这种同归的现象,但其实还是只得到了表面的东西。
还有更有见识的人解释上一句说,“师狮”只是以心为师,但道不是靠以心为师就能得到的;“授受”只是传授和教导,但道不是不经过领悟就能传授的。以心为师的错误和单纯传授教导的错误是相同的。解释下一句说,道不可以盗取,禅不可以缠绕,九灵又怎么能被安静下来呢?想要不经过领悟就得到,那就是“盗道”;想要以心为师而得到,那就是“缠禅”。“师狮授受”的错误,就像“盗道缠禅”一样,还想让九灵归于一处,这怎么可能呢?这已经比只得到表面的东西更进一步了,但其实还是没有抓住关键。
以心为师的思考,只是“师狮”而已,但狮不可以作为师,必须得到真正的师父传授,然后我们心中的思考才能归于一处。为什么我们心中的思考不可以以心为师呢?必须得到真正师父的传授,然后我们心中的思考才不会出错而归于一处。不知道所传授的是什么方法,所接受的是什么意义,那就没办法理解,而这是笔墨无法说清楚的。
以前释迦如来在世八十年,为无数的人、天、声闻、菩萨等,讲解五戒八戒、大小乘戒、四谛、十二缘起、大波罗密、四无量心、三明六通、三十七品、十方、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世谛、第一义谛、无量诸解脱、三昧总持门、菩萨涅盘、常住法性、庄严佛土、成就众生、度化天人、教导菩萨等一切妙道,可以说是广大而周密,把法界拓展得无边无际;把性海探索得没有尽头,权术渐顿等方面没有遗漏的事情。最后唯独把正法眼传给大迦叶,让其祖祖辈辈相传,在世间另外流传,这就是所谓的教外别传,不是普通人能看到听到的。这不是对迦叶有私心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而是因为这种法是众生的本源,是诸佛所证悟的,超越一切道理,脱离一切表象,不能靠言语和智慧去理解,也不能通过隐藏或显现的推求而得到,只能心心相印,印印相契合,让其自己证悟知道光明的受用罢了。祖祖辈辈相传,秘密地展示其中的妙谛,原本就不是靠以心为师去暗自领悟、抄袭或者强求就能获得的。
虽然说,道是本性所固有的,不可以盗取,但实际上有盗取道的妙法,这正是法眼单传,不能靠思考去模拟。《阴符经》说:“它的盗机,天下没有人能看见,没有人能知道。”陆真人说:“窃取天地的玄机,盗取杀伐中的元气。”所以说道本来就是通过盗取而得到的。真正的师父传授,既传授道也传授盗取道的方法。盗取道的这种“盗”,不是平常的道。所以说:“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不可以用名称和表象来表示,也不可以用言语来传授。
虽然说道可以盗取了,那么禅也可以缠绕吗?既然“盗道”了,又为什么要“缠禅”呢?禅是真空,如果缠绕,就像绳子两股交缠,无法解脱,“缠禅”到底是为什么呢?不知道“盗道”必须有“缠禅”的妙处,这正是法限密法,静心思考归于统一的关键旨意。因为单独的思考不能“盗道”,专门的禅修不能静心思考。“盗道”的妙处在于传授和接受的真实,而不是“师狮”;“缠禅”的妙处在“盗道”之后,而不是静心思考。如果把静心思考当作禅,那就是用静扰乱禅,陷入空寂,不是真禅;如果用禅来参道,那就是用思考追逐道,内心没有真种子,是假道。九灵也没办法安静下来,这就是“师狮”的妄作,而不是“授受”的真师父了。所以“盗道”是“静九灵”的开始基础,“缠禅”是“盗道”的最终境界,这不是笔墨能够说清楚的。这是正法眼的法门,本来就是听不到的。
关键是应该先知道九灵就是我们的身体,危害我们身体的六欲就像六只狮子围绕在左右前后,还有青脸的猜疑在引导,其中有九头的是它们的首领,排列在《坎》宫,那么先天的阳气就会陷入其中无法恢复。依靠三位僧人真正的五行之力,拼命对抗,也只是胜负各半。只有灵心变化,心意随着心而转动,才能不受束缚。无奈九灵的根源来自上天,一旦思考,六欲就会动摇,全军就会陷入困境。重要的是要存心克制欲望,振作精神,直接深入虎穴,到万灵竹节山九曲盘桓洞,才能明白其中的底细。六根难以断绝,最难以割舍,所以老妖不知不觉流泪,必须强制控制心猿,从头到尾整理,就像在锦云窝被大锤砸了一下,然后真心突然就显现出来了。真心一旦显现,自然能够扑灭三尸,从容解脱。如果躁动惊慌,欲望的根源偷偷发作,对方就能控制我们,这是因为没有主宰来抵御它的缘故。只有诚心诚意地观察识别,找出它的主人公,才能收服。
“东极妙岩宫”是真性的地方。“太乙天尊所居”是上天所尊崇的。六只狮子不能在这里打洞,九头狮子也不能在这里骚扰。天尊叫出御狮奴,指明是因为偷吃太上轮回玉液,三天没有醒过来,所以才走失了九灵,这正体现了“盗道”的妙处,还没有到静心思考的时候。天尊到竹节山,指出“元圣儿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上通三界,下彻九泉”,说思考能够成为圣人并且上下贯通,能知过去未来,清清楚楚、灵灵明明,可以说是真的。不知道离开真一而自己做主,就会胡乱猜测、歪曲引导、纷纷扰扰、妄动,虽然有灵性但也会变得愚昧。只有认清主人,不被外界动摇,而归顺降服后浑然忘却,才是“缠禅”的妙处,是已经让九灵安静的时刻。
因为“师狮”不能让狮子安静,“授受”却可以“盗道”;“盗道”不能不“缠禅”,“缠禅”就可以让狮子安静而归于一处。《悟真》说:“开始有作为的时候没有人看见”,这就是“盗道”;又说“等到无为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就是“缠禅”。盗是窃取,缠是度过,“盗道缠禅”,九灵就归一了!学道的人如果不被邪师窃取法器所迷惑,不被六欲扰乱道所拖累,那就差不多了!仙师特意借暴纱亭稍微展示其中的含义罢了,所以文中有“又至暴纱亭”“一一传授”这样的话。篇首“青脸怪紧挨九头狮”,展示了胡乱猜测的现象,说明心需要传授,千万不要强行猜测的意思。青兽就是“猜”字。真人说:“就算你比颜回、闵子骞还聪明,没有遇到真师也不要强行猜测。”所以孙悟空一棒打死猜疑,古怪、刁钻都变成了肉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