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五大商号(1/2)
商人,在古代社会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
“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排在末位,可商人普遍有钱,经济地位又比较高,这就造成了“身份撕裂”的现象,所以攀附权贵、贿赂官员、拉帮结派这种事情,商人是最热衷于去做的。
清风(侯青锋)幼年被送入宫中,侯家又拉关系、铺路子,本质上,就是为了在朝廷中安排人手,为家族生意寻求政治力量庇护。
如今,能够攀上李煜这个“高枝儿”,侯家自然喜不胜收,同时,侯无双也知道,自此家族的命运与太子的命运会紧紧绑定在一起,当李煜问起其他合作商贾时,他毫不犹豫地推荐最适合的人选。
“小民经商多年,这四家商号,绝对值得信赖!”
“为何如此笃定?”
侯无双信心满满,说道:“此前,这四家与小民一样,在江北都有生意,自周人占据淮南之后,我等五家一同撤出,避免无意资敌。”
李煜点点头,这倒是一种爱国行为。
商人逐利,天经地义!
然而,两国若处于敌对状态,一国商人向敌国贩卖商品,相当于保障对方的战争资源供应系统,这种事情毫不新鲜,春秋的秦国灭赵,明末的建奴入侵中原,背后都有商人集团的影子。
“你且说说。”
“是,太子殿下,这四家商号,分别是汝南袁氏、申丘廖氏、庐阳赵氏、长乐司马。”
侯无双所说的四家当中,前三家都属于“衣冠南渡”的家族,更具体地说,属于是门阀家族。而“长乐司马”则属于北上的案例,司马家族原本是闽国望族,素来与王氏(王审知、王延翰等)政权有矛盾,闽国灭亡之前,为躲避迫
害就迁移到了南唐。
回顾历史,“门阀”兴起于东汉,繁荣于三国,衰败于隋唐,消亡于五代。
昔日的名门望族,在历史潮流当中,不仅规模日益缩小,也逐渐淡出了权力体系,凭借着祖上积累的财富,转变成了商人身份。
汝南袁氏,主要从事药材、香料、茶楼、酒肆、客栈等生意,在金陵有一家车马行。
申丘廖氏,从事贩运木材、陶瓷、砖瓦、烧炭等行业,有自己的营造队伍,南唐好佛,金陵及周边很多寺庙的修建,廖氏家族都有参与。
庐阳赵氏,主要从事豢养织工、收购丝绸的商业活动,大本营在润州。公元960年左右,中国的丝绸产地集中在吴越、南唐两国,尤其是润州,更是先进丝绸工艺及人才的输出地,着名的“水波绫”就产自润州。
长乐欧阳,欧阳氏的基本盘是长乐府(福建),主要从事海外贸易,对外输出茶叶、陶瓷、丝绸、漆器等产品,换回海外香料、玻璃、象牙等奢侈品。
李煜了解了大致情况,还算满意,但也有遗憾。
比如,那个“长乐欧阳”家族,业务范围完全可以放宽一些,不要专盯着奢侈品,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矿石。
最遗憾的,就是没有一家是从事漕盐生意的。
“侯家主,有一件事,本王必须确认,这四家人,有没有与朝中官员存在利益绑定?”
一问之下,侯无双有些局促,不安地说:“太子殿下,若说毫无关联,必定是谎话,经商之人难免要……贿赂一些官员。”
李煜一笑,说道:“贿赂不算,我所说的是超越一般钱权交易的东西。”
自己找的“白手套”,不能是别人提前用过的。
“这点殿下放心,虽说经商之人,不得不与朝中官员攀附关系,却不代表是自愿如此,况且,我等五家的生意规模都不大,只不过是花钱消灾,只为了经商过程中少些麻烦。”
“那就好!”
李煜说着,举起酒杯,侯无双赶紧起身。
“侯家主,此一杯酒,我敬你,有些事情我不便出面,就拜托你了。”
侯无双诚惶诚恐,再三感谢。
临行之前,李煜交代了第一个任务,联合其他四家,先兑换出一批精铜钱,自己要用来奖励三军,至于交换,就从侯家保管的私库中兑换金银。
送走侯无双之后,清风赶紧回到东宫,见李煜屹立园囿之中,
手头那点钱,很快就折腾干净了,还得想办法搞钱啊!
加税?自己没那个权利,况且,老百姓赋税很重了,自己不喜欢挣穷人的钱。
当然是谁有钱挣谁的!
孙晟调查的大富商、地主及地方豪强的名单,可以派上用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