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何雨柱在行动(1/2)
徐慧真自从生了双胞胎以后,就住在了小酒馆这边,毕竟太不方便了。四合院那里只有礼拜天偶尔回去看看。
她的空间有三部分,一是那个农家院子,二是十亩种田空间,三是十亩果树空间。
其中那十亩种田空间,当初系统是要求她入住四合院才给的。她离开四合院以后,以为系统是会把这十亩地收回去,但是空间竟然没有变化,她也乐见其成。
这几年她经常利用空间,从东北运粮食,运东北特产进京城。片儿爷在东北收粮食,她负责运输,蔡全无和钱进来负责把粮食卖出去,从中赚差价。
还别说,人啊各有所长,片儿爷做这事情还真在行。这些年就没出过差错。徐慧真用赚来的钱,收购了好多古董,字画,玉器等有收藏价值的物件,存在空间里,具体有多少她都没有具体统计过。
明年就要起风了,她决定停止这些有风险的活动,钱是赚不完的,顶风作案没有必要。
这几天她利用业余时间,把家里重新整理了一遍,敏感的物件都收进空间。并且嘱咐韩清秋说:“韩姨,你回家一定要把家里的东西整理一下,古董摆件、旧社会的书籍,以及外文书籍都收藏好了,要搞运动了,咱们得小心点,尤其是你以前的成分不好,就怕有些人翻旧账。”
这些年经常有运动,韩清秋也知道这其中的厉害。点头表示知道了。
徐慧真:“还有一件事情,现在京城里住房越来越紧张。你家的前院只有你一个人住,会不会让人眼红?这些年也就是我当居委会主任,不然早有人动员你把房子租出去了。”
韩清秋说:“你的意思是说,让我把多余的房间租出去?”
这个年代有个名词叫经租房,所谓经租房就是私人住房,多余的房子,由政府经手租给没有房子住的城市居民,政府每个月给产权人20—40%的房租,称为定租。
在徐慧真的记忆里,改革开放以后,有关经租房的政策一时一变,产生了好多纠纷,会很麻烦。遇上难缠的租户,反客为主,比房主还牛气冲天。
所以,徐慧真既不想让房子空着惹麻烦,也不想由居委会出面经租出去。
于是她说:“如果像你家后院一样,让居委会出面经租出去,以后想收回来有点麻烦。”这都是徐慧真上一世见识过的事情。
运动期间,好多人被打倒,下放,房子被收回国有,分给了老百姓,成了大杂院。后来落实政策以后,房子归还给原房主,但是里面住的人,却撵不走。人家人多,没有地方搬,赖着不走,你能有什么办法。
徐慧真继续说:“你有没有关系好的人家,人品有过得去的,找这样一家人住进去,事先把条件说好了,你需要的时候,随时有权利把房子收回来。运动过后,咱们再收回来。就像我们家北海的房子一样。至于房租,多点少点的无所谓,这不是重点,咱也不差那点钱。”
韩清秋叹了口气,说:“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会不会引狼入室?”
韩清秋非常庆幸自己改了成分,这都是徐慧真帮她运作的。这些年的形势她也看出来了,以前的资本家都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徐慧真的提议她没有不赞成的。只是这人选是个问题。
徐慧真思来想去说:“徐建设有个堂弟,在轧钢厂上班,叫徐建寿,因为家是农村的,家里弟弟妹妹多,负担重,在城里不好找对象,他家里就在老家给他娶了个媳妇,现在小夫妻两个一直两地分居呢。要不,咱们在城里给他媳妇找个临时工,让他们两口子住进去怎么样?一来,徐建寿的人品没有问题。而来他们刚从农村进了城,不会有太大的野心。”
韩清秋:“行,就这么办吧。对外就说是我的远房亲戚。”
而何雨柱这段时间正酝酿着把方便面和火腿肠推出来,前几年粮食紧缺,肉类就更不用说了,不是做这些吃食的好时机。
今年,国家的外债已经还清了,粮食问题也得到了缓解。最主要的是,现在城市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好多年轻人从学校毕业了以后,都没有工作,在家里待业。
好多人被逼无奈,自愿去边疆支援国家建设。按照历史轨迹,明年就开始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