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京师四人行3(1/2)
回到新租的铺面,张伟他们还没回来,两个人跑到铺面后院,又看了看。
后院不大,一明两暗三间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院门口还有个小门房。
院子很小,拴了两匹马就满了,王直想给穿越舱找个停放的地方,这里看来是不行了。
过了不久,张伟三个人回来了,说住处看中了一处院子。
“先吃饭,下午再一起去看看,”王直说道。
隔壁就是个面馆,几个人,一人一碗杂酱面,草草吃完就又去了。
张伟他们看好的院子在永定门内,背靠着天坛,是个三进的大四合院。
院子临街而建,坐北朝南,朱红大门上镶巴掌大门钉,门两侧立有石狮子,高门槛,一进门,迎面是个影壁。
绕过影壁是一进院子,以中轴线贯穿,房屋都是单层,由倒座房、正房、厢房围成院落。
其中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个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称为“倒座房”。
院中植花果树木,以供观赏。
绕过正房是一个垂花门。
进去就是二进院,二进院由东西厢房、正房、游廊组成。
在正房东侧耳房有一道门,进去就是三进院。
三进院也由东西厢房、正房组成,正房东侧耳房旁还有一个门,里边有个夸院。
院子不大,没有房子,有花草树木,中间是一口井。
这个院子让王直很动心,正好能放穿越舱,还很隐蔽。
严格的说,这个院子应该算三进半,大约有30多间房,总面积估计有一千二三百平米,足够大了。
几个人又碰了下头,都比较满意。
李飞找过房东,要价为500两银子,都没讨价还价,就定了下来。
这个价格,在清初的北京,已算高价了。
清初北京的内城,一间房平均也就不到十两银子,这外城30间500两,平均下来就是不到20两一间。
当然院子比较大,房屋都是青砖红瓦、高房大屋,提高一些价值,但总体还是比较贵的。
之所以要买,王直他们考虑的有三点,一个是地点比较合适,离着铺面很近,另一个是闹中取静,临近闹市又很安静,后面靠着天坛嘛。
还有一个就是,这个院子的房东是户部的官员,要外放江南,几个人要在清朝常驻做买卖,也要办户口登记。
正好这个房东是正管,能都给办了,就省了许多麻烦。
户籍制度中国古已有之,春秋就开始了,清初由于社会动荡,尤其严格。
另外,几个人都是二十一世纪的人,这个四合院要是放在后世北京,没一两个亿,想都不要想。
500两银子合成人民币才几十万,白给一样,还有啥可犹豫的?
当即请来甲长、保人,牙人,这些李飞已经早已提前办妥,交割了银两,房契,送交官府盖章.
房东要几个人提供个人信息,好回去上户口,几个人都不会写毛笔字,叫李飞代笔.
张伟犹豫都没犹豫,年龄直接报了25岁,二哥报了26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