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寻古镇(1/2)
猛然清醒过来,发现还趴在车厢的桌子上,全身冷汗,对面是湘琴着急的面容:“一尤,你怎么了?又做恶梦了?”
我猛然起身,后座的母子还在一起玩着游戏,列车员疑惑地看向我们,车厢的灯亮得好好的,原来……又是一个梦……
湘琴递给我一瓶水,担心地说:你最近怎么了?和我一样神经衰弱吗?我接过来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说:不知道这几天怎么回事,老是做同一样的恶梦,没事,到时去庙里拜拜吧。你知道的,我七月半出生的……遇到些奇怪的事情倒也正常。
她奇怪地看了我一眼,说:马上到站了,走吧。往窗外一看,已经到青石站台了,外面还在下着小雨,几个旅客已经背好了包包,准备下车了。我们也赶紧收拾好行李,走下火车。
走出站台后,看见几辆揽客的马车,之前查过攻略,马车是青石的特色了,我们上了最前面的一辆,马车拉着我们踢踢踏踏地向镇上拐去。
天气很不好,厚重的乌云黑压着天空,虽然是七月,却感觉格外地寒冷,赶车的大叔急急地甩着鞭子赶着马,我们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在窄小的山间小路上穿行。
车在五丰桥边停下,桥的左边是一座贞洁牌坊,湘琴出神地向它走去,这是一座牌楼式全红砂石质牌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是慈禧太后下旨为几十个女子所共立。是青石、琅井、元永井三地87位贞节女因守节,获皇帝恩准兴建的。牌石坊上雕人物、龙凤、花鸟等浮雕图案。
我一边看着旅游指南上的简介,一面好奇地看着这座一百多年的牌坊,湘琴却捂着胸口,眼神异样,她走近摸了摸坊下的雕刻:“一尤,怎么看见这个,我胸口好闷,头也晕乎乎的”。我看了她一眼:“可能是最近没睡好,要不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吧,这天马上就要黑了”。
湘琴说:“我看资料上写的秦家大院不错,咱们去那里住好了!我看了看黑压压的天空“行啊,你倒是把伞拿好”我从包里抽出把伞递给她。
我俩打着伞,在湿湿的青石板路上穿行,悠长而曲折的青川江流淌在峡谷中间,正值枯水时节,众多的河石都裸露出来,下过雨的江水卷着泥沙,格外浑黄。
江水盘旋在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石头之间。时而仿佛一位羞涩的少女,迈着细碎的脚步,优雅地漫步着,时而又小憩片刻,似如一位温柔的母亲,浅浅地潴留在河滩石间,漾起了无限的柔情。
青石古镇便静卧在两山之麓,安详而从容,默默的地等着我们的到来。走在铺着沙石块陈旧的小街上,有一股古朴的味道扑面而来。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风貌的坊巷,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有着经久的年代,虽然大多都重新修建过,但依旧是古韵浓厚。
门窗雕镂着各式的图案,木头的纹理中镶嵌着岁月的风尘,屋顶是层层瓦片如鱼鳞排列,长满了青苔和杂草。圆型门柱下的垫石被磨得光滑细腻,上面的花纹已看不清楚。小街依傍着山势弯曲而狭窄,但从院门和胡同望进去,又十分深远而开阔,令人生出许多神秘的想象。街道两边开了许多小商铺,摆满了土香土色的商品,而以青石的盐和小锅酒居多,其中最惹眼的就是绣有各种花纹的布鞋。店主并不吆喝,或者喝茶或者看着电视。
路边的老妪坐在房门前好奇着看着我们,这个时节的游客好少,可能因为天气不好,古镇上的人们稀稀拉拉的,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几条古朴幽静的小巷,我心里忽然觉得满满的,感觉温柔又忧伤。
每一寸砖墙都格外地熟悉,仿佛就是前世生活过的地方,也许我每天背着背篓去河边洗衣,也许提着竹篮给在盐井里劳作的父母送饭,也许躲在路边,看着赶着马车而来的高门贵客穿街而行,一路走,一路想着。
不知不觉就拐到我们今晚住宿的秦家大院。这座也有一两百多年的深宅大院还没有衰败下去,后期的修复还很不错,全都是原来的家俱物件,阁楼凉亭,戏台花园应有尽有,四通八达,别有洞天。更有一番江南美景的情境。
但是事隔百年,物是人非,现在院里走动的,不再是当年的秦氏家眷们,而是廖廖几个工作人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